與寶寶一起成長 與寶寶一起成長
聯絡我們 聯絡我們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醫家有SAY 醫家有SAY
便便研究室 便便研究室
孕婦的飲食健康
我已掌握勻衡的飲食! 均衡飲食非常重要: 1. 提供足夠的熱量(即卡路里),讓您的身體正常運作。在懷孕期間體重增加是十分正常的。增重約12公斤可讓您健康地渡過懷孕及分娩期。這只作參考之用,每名孕婦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提提您:若您是成年孕婦,體重和活動量都屬平均水平,您可預定於懷孕1-3個月及4-6個月期間每天吸收2200-2300卡路里,並於懷孕7-9個月期間每天吸收2300-2500卡路里。不用擔心,我們會向您說明進食哪些食物,您仍可享受食物的樂趣!2. 給身體補充您和寶寶發育所需的營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他命、礦物質、纖維及水份。3. 於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之間取得平衡。您每天攝取的能量應按照以下的百分比劃分:   12至15%來自蛋白質,其中一半應來自動物,另一半來自蔬菜。您每天需要進食1或2份的肉類、魚類或雞蛋、3至4份的乳製品,以及於其中一餐正餐進食1份澱粉質、蔬菜及穀類以滿足您的蛋白質需要。 約50至55%應來自碳水化合物,特別是澱粉質、水果及蔬菜(每天5份),盡量少食高糖份的食物。由早餐開始,飲一杯新鮮果汁,配以穀類及幾塊麵包。午餐時,別忘記進食沙律、肉類及蔬菜時亦要食麵包。以少量穀物條作為小食亦甚有益;晚餐則可選擇意粉及蔬菜… 約30至35%來自脂肪,以植物脂肪最有益,煮食及調味時最好選用亞麻籽油、橄欖油或葵花籽油,牛油和奶油亦同樣美味。牛油最好於早餐時塗在麵包上或拌少許於意粉和飯內。  若您有其他飲食習慣(茹素、純素、不吃乳製品等),不妨諮詢醫生的意見。如有需要,醫生可能會處方營養補充劑,以免您缺乏某種營養。您亦可與營養師商討。 我已掌握均衡飲食的秘訣! 為達到目標,每天食足三餐十分重要:不要忽略任何一餐,特別是早餐。每天的第一餐尤其重要,以避免於中午前缺乏體力,早餐應包含下列食物: 1份乳製品,以補充鈣質及蛋白質 1份穀類,以補充纖維及碳水化合物 1個水果,以補充維他命及纖維 1份飲品,以補充水份。  例如:1杯鮮奶配全麥穀類及一些乾果 + 1大杯鮮搾橙汁 + 1杯咖啡或茶;如果您愛吃麵包則可選擇:1杯茶、1份天然乳酪配1個奇異果切片以及2片低脂牛油全麥麵包。 容許自己於早上及/或下午吃1至2次小食,亦要確保含均衡的營養。不要進食過量高糖份的食物;選擇穀類、水果及蛋白質為主。例如:1份白芝士 + 1條穀物條 + 1個蘋果,如您喜歡濃味的食物,您可選擇1片全麥麵包配1小片芝士 + 幾個士多啤梨。 我正在適應我的新營養需要 在懷孕期間,您對某些營養的需要將會增加,以配合孕婦飲食需要。 葉酸對寶寶的神經系統發展十分重要,特別是於懷孕初期。綠色蔬菜、豆類、蛋黃及一些含酵素的芝士以及橙汁都含有豐富的葉酸。醫生一般會向準備懷孕的婦女處方葉酸補充劑。  鐵質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份,負責運送氧氣到細胞。您對鐵質的需求將由懷孕前的每天16毫克,增加至懷孕7-9個月的每天30毫克。紅肉含豐富的鐵質。 鈣質是促進寶寶骨骼發育的必需營養。最佳的來源來自鮮奶及乳製品。與維他命D一併進食可幫助鈣質的吸收。 維他命C對於免疫系統的發展十分重要,亦可幫助鐵質的吸收。每天進食水果和蔬菜都可獲得足夠的維他命C! 我可怎樣保留營養? 維他命和礦物質是十分脆弱的。保存、準備及煮食都會令它們流失,因此在進行這些階段時保持良好習慣十分重要。 盡量購買新鮮的蔬果,因為維他命和礦物質將於收成以後開始流失。 避免與空氣和陽光接觸,或放置於雪櫃的底部。最好盡快食用。 進食前先洗淨蔬果,但不要浸洗,因為維他命會於水中流失。 選擇溫和快速的煮食方法:蒸、炆、以錫紙包裹、壓力煲等。  最後,切記要進食多元化的食物,可讓寶寶嚐到不同的味道!這是在分娩前與寶寶溝通的良方之一…一些小食亦有幫助!泡製簡易又美味的小食:   把一茶匙100克的雲呢拿味忌廉芝士放到高杯。 加入新鮮紅莓及士多啤梨於忌廉芝士上,橙切片都可以。 弄碎1至2塊薑餅,放於頂上。 即可食用!當然,切記要充分飲水!
了解更多
寶寶生長屬正常範圍? 別忽略這些指標,有可能誤判
寶寶生長屬正常範圍? 別忽略這些指標,有可能誤判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肥肥白白健康成長,一但自己家的寶寶比別人長得瘦了、矮了,與同齡寶寶的兒童/ 嬰兒生長曲線有距離,就心急的給寶寶追加營養。但寶寶代謝系統未成熟,過度追加奶量,只會增加寶寶的代謝負擔,而選擇擁有「啱分量、高質量」的奶,則能避免寶寶過多或過少吸收蛋白質,提供適量的蛋白質,令寶寶根據屬於自己的兒童/ 嬰兒生長曲線成長,全護寶寶健康長肉,如何判斷寶寶成長是否正常? 每個寶寶的成長速度是不一樣的,想要了解寶寶的成長狀況可以用「兒童/嬰兒生長曲線」來評估。 「兒童/嬰兒生長曲線」是連續性的,需要保持連續性地給寶寶測量身高、體重和頭圍並連成線,才可看出寶寶是否有跟隨「兒童/嬰兒生長曲線」的走勢成長。兒童/嬰兒生長曲線指標落在2至98百分位數,都屬於正常生長範圍。 如果成長速度太快或太慢的話有可能引致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例如,給寶寶帶來代謝負擔、內分泌系統失衝、以及營養不均衡等,其中,代謝負擔是媽媽們容易忽略的問題。媽媽們應格外留意。   體重曲線過高,增加寶寶代謝負擔 研究顯示,嬰幼兒時期攝取較多的蛋白質較容易增加寶寶的代謝系統負擔,且會導致脂肪積聚,甚至增加寶寶未來肥胖機率1,2。想要寶寶正常發育,那就得留意寶寶的蛋白質吸收問題。優質蛋白黃金比例,減輕代謝負擔 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是比母乳高約3倍3,會增加寶寶未成熟的代謝系統負擔,所以媽媽不要胡亂讓1歲以下寶寶飲用鮮牛奶。媽媽應選用含有適量而優質的蛋白黃金比例的奶更為符合寶寶營養需求。在寶寶早期時,使用「啱分量、高質量」的奶能避免寶寶過多或過少吸收蛋白質,減輕寶寶未成熟的代謝及消化系統負擔,並支持寶寶健康長肉。 寶寶的成長發育離不開營養問題,蛋白質質素及含量對寶寶體格發展有莫大關係,飲食上不僅要營養均衡,更要確保寶寶吸取適量而優質的蛋白,選擇優質蛋白黃金比例的營養更能讓媽媽多一份安心,讓寶寶健康地成長。   請按此參與問卷調查 備註:1. Koletzko, B., et al. (2009). Am J Clin Nutr, 89(Suppl), 1502S-1508S. 2. Luque, V., et al. (2016).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insights, 8(Suppl 1), 4956. 3. Michalesen, K.F. & Greer, F.R. (2014). Am J Clin Nutr, 99 (suppl), 718S-22S.
了解更多
加固期初期,媽媽容易忽略這東西…
在加固階段,攝取足夠鐵質極為重要,尤其在寶寶6個月時,所需的鐵質大大提升,單靠母乳已不能滿足營養需求,而鐵質正是製造血紅素的主要成分,有助預患缺鐵性貧血,同時支持腦部發育。 為了讓寶寶攝取一天所需的鐵質,在選擇第一口離乳加固的副食,可先嘗試添加了鐵質的米糊。在準備米糊時,父母應留意寶寶的成長步伐,大原則是質地由稀至稠,味道由簡單趨多元化。除此之外,父母可親自以天然食材為寶寶製作營養美味的食物,例如蛋黃、深綠色的蔬菜葉、豬、雞肝、豆蓉或魚等,不但有豐富鐵質,更易於壓成蓉狀。 另外,踏入約6個月的寶寶,消化系統逐漸達至成熟階段,正是時候進食各種不同固體食物,以攝取成長所需營養之餘、學習咀嚼及吞嚥能力。過早或延遲加固,都有可能對寶寶健康和身體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三大必守加固步驟 剛開始加固時,應以1-2湯匙米糊開始,再配以奶補充。 餵哺次數及分量可以因應寶寶進食固體食物的分量增加而作出調整及減少。 如寶寶一餐的固體食物已含五穀、肉類和蔬菜,而份量又足夠寶寶一餐的需要時,便可替代一餐奶了。    謝鳳儀 註冊營養師  
了解更多
學習進食的過程
咀嚼:嬰兒發育過程中的關鍵階段 吮吸是一種條件反射,但咀嚼卻是學習的結果。這個過程大約從寶寶6個月大開始,到1歲左右結束。剛剛出生後,他們就會發現自己會吮吸,“黏住”一片食物並且將其含在嘴裡。當然,他們很快便會愛上這些新感覺!再過2個月,他們的精神運動發育正常,犬齒的形狀已經允許他們咀嚼食物,這項新技能使他們面頰、嘴唇和咽部肌肉都變得更加強壯,他們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的嘴巴居然能夠切碎食物。當寶寶長到6個月時,迎接他們的將是一個嶄新世界! 個人品味的出現:寶寶開始培養自我感覺 很快,寶寶將能夠食用小塊食物。當他們不斷練習咀嚼能力時,他們的下顎開始伸展並且逐漸成形。此外,在學習咀嚼的過程中,寶寶最終還將學會自己使用勺子等。而媽咪的工作就是指導他們順利渡過到獨立進食這個階段。 要激勵不要強制:如何幫助6至12個月的寶寶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雖然最終會準備好探索全新的味覺世界,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恐懼也會令他們左右為難。一開始,寶寶無疑都會有點兒害怕。在成長發育的每一個階段,您都應該尊重他們,永遠不要採取強硬做法。 1. 6個月:給寶寶提供質地細膩的糊狀食物,最好不要與牛奶質地相差太大,以便盡量平緩地開始過渡過程。 2. 7至8個月:使用質地更粗糙一些的搗碎的菜泥或果泥來代替“糊狀食物”。 3. 從第9個月開始:提供柔軟的小塊食物,如“字母形”意大利面、煮熟的小塊薯仔、軟米飯以及煮熟的蔬菜和水果等。繼續提供糊狀食物並且開始適當添加魚類食物,因為魚類肉質中含有更多纖維並且更難咀嚼。 4. 從第12個月開始:加油!寶寶的膳食中可以包括薄厚不一、清爽可口的各類小片食物。用叉子將食物搗碎,嘗試給他們提供煮熟的小片胡蘿蔔、小塊紅菜頭及小片去皮西紅柿等。但請切記,您的“大寶寶”仍然不能像成年人一樣吃飯,不要強迫他們食用肉類和魚類等蛋白質,他們的食物仍要以牛奶、乳製品和穀類為主。 寶寶擁有發言權:區分食物的不同質地  1. 給他們提供一部分糊狀食物,一部分搗碎或切成小片的食物,具體取決於年齡。 2. 允許寶寶偶爾用手觸摸食物,以便他們能夠培養所有的感覺。 3. 如果寶寶不喜歡某種特殊質地的食物,可以過幾天用不同食物再次進行嘗試。 4. 如果寶寶拒絕嘗試新食物,不要強迫他們。 5. 不要將用餐時間變成情感拔河比賽或者意志對抗賽,寶寶可能只是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所有這些新食物!  
了解更多
我們相信母乳餵哺是寶寶理想的營養開始,我們全力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在寶寶出生的首六個月以全母乳餵哺。我們亦知道母乳餵哺並不一定是父母的選擇。無論您的餵哺選擇如何,我們都在這裡分享最新的真實資訊,確保你得到支持,並有信心為您寶寶提供最好的營養。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