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寶寶提供最好

為寶寶提供最好

我應該餵哺母乳嗎?我很想,但也有點猶豫!聽說母乳對孩子有很多益處,到底有甚麼益處呢?
母乳令寶寶更加健康

天然的東西總是天衣無縫的。由母體提煉的母乳能夠滿足寶寶的所有營養需要。「度身訂造」的母乳的鈉含量和過敏性低,而且含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酵素和必要的脂肪酸,促進寶寶出生後頭幾個月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均衡發展。
 
母乳比牛奶更易消化,完全適合初生嬰兒的消化系統,能夠減少胃氣、便秘和肚瀉的風險,那麼寶寶就會少哭一點,夜晚又安睡得好一點… 對父母亦有好處!
 
另一個好處是,母乳含豐富的母體抗體,能夠強化寶寶尚未發育的免疫系統,所以飲用母乳的寶寶較少受到細菌感染,患耳朵發炎、傷風和腸胃感冒等疾病的風險亦較其他幼童低。飲母乳的寶寶患食物敏感的機會亦比飲牛奶的寶寶低。
 
此外,母乳亦有助發展寶寶的味覺,因為母乳的味道是取決於您吃的食物(例如甜、辛辣和香濃等)。您的寶寶會隨之接觸不同的氣味,這樣有助他們的感官發展。您的小食家一定會很喜歡!
 
最後一項是,母乳的成份會隨著時間,根據寶寶的需要而改變(初時會較稀,然後逐漸變得更濃以增加飽肚感),您的寶寶是飲夠即止的,覺得飽就會停下來。試想像一下,寶寶在您的懷中入睡,他的唇上還有一滴母乳…
母乳可使寶寶的情緒更加穩定

「當我在餵哺母乳的時候,我的世界好像只剩得我和寶寶一起,沉醉於喜悅當中。」餵哺母乳的時候,媽媽和寶寶互相凝望,彼此的微笑和悄悄話,是促進二人關係的珍貴時刻。如此的肌膚之親延續了寶寶在子宮時的母子連繫,讓寶寶更有安全感。餵哺母乳不只為寶寶提供食物,而且有助鎮靜寶寶的情緒,使其放鬆和更易入睡。這些「擁抱和餵哺」就像是溫暖窩一樣,有助維持寶寶情緒和心理上的穩定,提供無限量的呵護!
我應該餵哺母乳多久?

我應該持續餵哺母乳一個月、三個月、半年還是更久呢?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母親在寶寶出生後頭六個月只餵哺母乳,而不是餵其他食物或飲品。只餵哺母乳六個月,很難想像吧。我們當然知道餵哺母乳時間越長,對寶寶越有益。但要餵哺多久,還是要看媽媽和寶寶的意願,以及媽媽的生活方式。無論您決定餵哺多久,對寶寶來說都是額外的益處!
哺乳期能力
  • 由母體提煉的母乳能夠滿足寶寶的所有營養需要,而且比牛奶更易消化,更含豐富的母體抗體,令寶寶較少受到細菌感染
  • 母乳的味道是取決於您吃的食物。您的寶寶會隨之接觸不同的氣味,有助他們的感官發展
  • 餵哺母乳有助鎮靜寶寶的情緒,使其放鬆和更易入睡
  •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親在寶寶出生後頭六個月只餵哺母乳,但要餵哺多久,還是要看媽媽和寶寶的意願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出生登記及領出世紙
登記步驟: 1. 先了解寶寶出生的醫院所在的出生登記處是哪一間(醫院一般會提供) 2. 預約:可網上預約或電話預約 3. 帶同正本文件前往登記:父母的香港身份證或有效旅行證件,以及結婚證書   寶寶要領身份證嗎? 11 歲以下的小朋友一般毋須領取身份證,但如果想帶寶寶外遊,便要替寶寶辦理香港特區護照,而辦理護照需要有身份證,所以護照和身份證一般會一併辦理。如果會帶寶寶返內地,也可預先申請回鄉證。  
了解更多
寶寶的成長進度達標嗎?
    0 至3 個月 4 至6 個月 大肌肉 • 滿3 個月時,趴下來時,可提起頭部和胸部 • 學會翻身 • 約6 個月大,會學坐 • 趴下或躺卧時,會踢腳 視覺 • 視力較弱,只依稀看到形狀 • 目光會追著有興趣的東西移動 • 喜歡色彩繽紛的圖畫 • 遠距離(1 至2 米外),也能認出熟悉的人 手眼協調 • 偶爾能拿起物件放進嘴裡 • 可緊握物件 • 會將手仔放入口。 • 會抓住有興趣的東西,放入口中探索 語言 • 會發出「呀」、「嗚」等聲音 • 看到有趣的東西,會「咔咔」地笑 • 聽到爸媽或熟人說話,會將注意力轉移到聲音方向 • 開始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社交 • 透過眼神和反應交流 • 被逗樂會笑 • 會對別人展露微笑 • 開始懂得認人 滿三個月的嬰兒可以有以下各方面的能力 活動 會更流暢和自如地擺動身體及四肢。 間中會用力伸直雙腳或踢腿。 俯臥(即趴著)時能抬起頭,還會用前臂支撐身體,挺起胸膛。 扶寶寶坐起來時,他會抬起頭,而且頭兒不會晃來晃去。 會放鬆及張開手掌。 能張開手抓住放近手邊的搖鈴。 會把手放到嘴邊吸吮。 能把雙手放在面前把弄。 會用力擺動身體和雙手,嘗試觸摸懸垂的物件。   視覺 張望四周的環境。 會定神注視人的臉孔,尤其是媽媽的臉孔。 能從較遠(數呎或一至兩米外)認出熟悉的人,視線更會隨熟悉的人而移動。 視線和頭部會追隨物件而左右轉動。 會注視和把玩自己的小手。   聽覺及語言能力  頭部會隨聲音(如媽媽的聲音)的方向轉動。 會聆聽音樂。 聽至熟悉的聲音會笑,聽到媽媽的聲音會笑得更高興。 開始模仿或發出某些聲音,如「咕咕」聲和「呀呀」聲。   社交溝通技巧   會以微笑與人溝通,尤其愛對熟悉的人笑。 模仿媽媽的表情。 會用哭鬧、發出咕咕聲、不同的表情和身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 喜歡別人和他嬉戲,停止嬉戲時或會哭鬧。 促進寶寶的發展 這時候寶寶需要你經常安撫才會有安全感,這樣可培養他對你的信任,從而建立他的自信,使他能夠逐步離開你的懷抱去學習和探索,發展成一個獨立、有自信的人。你可以做的: 對寶寶的需要作出反應。 摟他、抱他。 和寶寶說話,唱歌給他聽。 讓寶寶從不同角度及位置探索四周環境。逗他玩時不一定要仰臥在床上,可以讓寶寶俯臥。這樣不但可強化他頸部的肌肉,還可讓他更容易地觀察四周。不過,當寶寶俯臥時,記緊要有成人看顧。當寶寶能支撐自己的頭部,抱他的時候可以讓他面向外邊,看看四周的景物。   你可以選擇的玩具: 搖鈴,讓寶寶握住搖動。 色彩奪目和會發聲的懸垂玩具。 把不易破的玩具鏡子掛在寶寶的床邊,讓他看看、摸摸。 能播放悠揚音樂的音樂盒、錄音帶、光碟等。   你的寶寶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發展速度。以上資料只作為嬰孩在發展上轉變的參考。即使寶寶在某方面的發展進度與上文不同,只是表示他可能在這些方面需要多點關注,父母亦不必過份擔心。 如有以下情況, 應請教醫護人員寶寶已三個月大,可是卻: 身體軟弱無力或者僵硬。 很少動,俯臥(即趴着)連抬頭一會兒也不能。 總是握緊拳頭,放搖鈴到他手裡也不會抓住。 不會注視自己雙手。 視線不會隨眼前的物件移動。 對響亮的聲音沒有反應。 不會發出聲音。 聽見你的聲音或看見你的臉也不會笑。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了解更多
母嬰健康院登記
甚麼是黃疸? 是寶寶出生後一個月內眼白及皮膚發黃的現象,主因血液中的膽紅素過高。 膽紅素是由身體內紅血球經正常分解後而產生,初生寶寶因肝臟未發展成熟,未能快速處理膽紅素,所以便堆積在身體入面,形成黃疸。 大部分情況下,會在一至兩星期內逐漸消退,但如果未有消退,膽紅素急升,則有可能進入腦細胞,導致失聰、弱智、痙攣,甚至死亡。 寶寶出生後3 至5 天,體內膽紅素才會升至最高狀態,如果寶寶一兩天便已出院,便應聯絡母嬰健康院跟進。 曬太陽可以退黃疸? 曬太陽不是最適當方法,有需要時,宜與醫生跟進治療。
了解更多
揀「陪月」必讀
有經驗。 現在不少陪月都已讀完課程,具備專業資格,除了看專業資格,孕媽咪更需留意陪月的經驗,參考以往僱主的推薦信。 夾得來。 聘請陪月時必須約出來見面,感覺相處得來才考慮聘用。 預早挑選。 好的陪月員一般較搶手,有些孕媽咪可能早於懷孕3 個月前,便開始物色陪月。   面談時傾甚麼? 湊B 知識 識煲甚麼補身湯水、煮甚麼餸 上下班時間 每天工作時數 每周工作多少天 休息天是否可協調遷就(例如放平日) 公眾假期是否上班(有些陪月會放「紅日」,有些則跟勞工假而不是銀行假)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