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預防食物敏感方法

找到敏感食物元兇避免進食固然是好,然而預防功夫同樣重要。有研究指出,及早讓幼兒於約 6 個月大(或早於 4 個月,若寶寶發展進度適宜,如舌頭已可前後移動)開始進食多元化的食物,份量由少開始,逐漸接觸較高致敏性的食物,或可減低日後敏感的機會。媽咪可注意以下 5 個要點,確保寶寶食得安全、健康又能預防敏感。
1. 約在四至六個月開始,每次只試一樣新食材
香港過敏科醫學會建議,於寶寶約 4 至 6 個月引入固體食物可有助預防敏感。份量由小量開始逐步增加,每樣食物連續試 3 至 5 天。
 
2. 注意蛋白質
寶寶的免疫系統需要一段時間才發育成熟,未能一下子處理大量食物致敏原。而食物致敏原主要來自蛋白質,因此要注意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花生及雞蛋。選擇較低致敏性的水解蛋白或讓寶寶逐少接觸食物致敏原可有助鍛鍊免疫系統,預防敏感。
 
3. 加熱食物
加熱食物可改變分子,有機會減低食物敏感的風險。加熱亦有助殺菌,預防寶寶生病。
 
4. 親手烹調
即食嬰兒食品有機會含有令寶寶敏感的成分,家長親手烹調食物時,媽咪可細心挑選食材,認清哪種食物會令寶寶有敏感反應,保障寶寶健康。
 
5. 增加腸道益菌
益生菌(如B. lactis 乳雙歧桿菌)有助腸道健康,鞏固免疫系統。如果寶寶對奶製品沒有確診敏感,可加一些乳酪在固體食物裡,讓寶寶的腸內細菌逐漸適應。
雀巢心得精華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香港BB敏感風險高?
更多
拒絕泳池水致敏!想小朋友成為小飛魚無難度!
更多
敏感成因叫您意外
更多
蛋白質不一定好
牛奶蛋白是BB出生第一年最常見的致敏原  BB出生後首年,免疫系統發育還未成熟,有機會把大分子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當成異種蛋白,作出過度反應,如胃腸道反應(腹痛、腹瀉等)和皮膚症狀(濕疹),表示BB有可能對該蛋白質敏感。 如BB在一歲前患上牛奶蛋白敏感,隨著年齡逐漸增加,其後可能會出現呼吸道敏感和鼻炎等其他敏感性疾病的機會也會提高。所以早期的牛奶蛋白敏感,可能會為BB將來的健康埋下了隱憂。可是牛奶蛋白此致敏原大量存在於一般牛奶嬰兒配方奶粉中。   那如何預防早期的牛奶蛋白敏感?   研究顯示,「全母乳餵哺至少6個月」是最好的早期敏感預防措施,以全母乳餵哺的BB,出現敏感情況的機會相對餵哺一般牛奶嬰兒配方奶粉的BB較少1。 因此早期避免餵哺大分子異種蛋白質,對預防BB敏感尤其有效。建議在母乳不足時,選用經過臨床研究證實效果明確的pHF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有助預防敏感1。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是指當中的大分子牛奶蛋白變成了小分子蛋白,令BB容易消化之餘,更可預防敏感發生。 可是,並非所有水解配方都一樣。水解配方的敏感預防效果,必須經過科學設計的臨床研究證實,事實上某些水解配方的敏感預防效果並不明顯2。 有見及此,國際權威組織建議3嬰兒出生後的頭六個月,若因各種原因不能餵哺母乳或者母乳不足時,應儘早使用經過臨床驗證、效果明確的pHF水解蛋白配方奶粉預防敏感。1. von Berg, A., et al. (2016). Allergy, 71(2), 210-219. 2. Boyle, R. J., et al. (2016). Allergy, 71(5), 701-710. 3. EFSA. Commission Delegated Regulation (EU) 2016/127. http://ec.europa.eu/food/safety/labelling_nutrition/special_groups_food/children/index_en.htm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