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寶寶學坐了(扶坐期 – 4至6個月)

您的寶寶學坐了(扶坐期 – 4至6個月)

從新角度看寶寶成長

 
咿咿、呀呀、咕咕……您聽到那熟悉的牙牙學語嗎?原來是您正在學坐的小寶寶,這是他展現個性及幽默感的第一個跡象。這個時候寶寶的運動神經也同時發展,他會不時嘗試抓住物件及把它們放進嘴巴。他開始一步步掌握頭部的控制,即使俯臥時也能支撐起頭部。不久,當他能在扶持下坐直身體時,他就可以開始認識不同的味道和質感。
 
學坐寶寶的技能
 
體能:

開始能夠保持頭部穩定。
在支撐下坐起來。
仍然會失去平衡和滾下來。
俯臥時,能夠伸直雙臂撐起身體及轉動頭部四處張望。
隨心意抓住物件。
 
進食技能:

用舌頭把食物往後推,以便吞嚥。
當食物進入咽喉,他就能以吞嚥反射能力來吞嚥食物。
看見匙羹,就知道準備開餐了。
 
雀巢心得精華
孩子各有不同
別擔心您寶寶的成長進度是否及得上其他同齡的孩子,因為這種事情自有節奏,他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如對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有任何疑問,應該諮詢您的兒科醫生。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坐正正看更美世界
動動嘴巴學進食  懂得控制舌頭,並開始協調臉頰肌肉和嘴唇,寶寶的進食技能又邁進了一大步。之前寶寶的舌頭只能夠把食物往外推,現在它終於發揮到更大功用:就是把米糊和嬰兒食品從口腔前部往後推以便吞嚥。如果您見到寶寶用舌頭把食物推到相反方向,甚至推出口外,也無需太過驚訝。   寶寶的咽喉反射能力已經成熟,能夠把米糊和嬰兒食物推至咽喉後部,更有效地控制食物在口腔的流動。這個時候,每當他看見匙羹,就自然懂得張開嘴巴,期待滋味食物的來臨。
了解更多
預防加固導致的食物敏感5大方法
預防加固導致的食物敏感5大方法 滿六個月後,寶寶所需要的能量和營養如鐵質等大大提升,單吃母乳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吃母乳或配方奶以外,寶寶需要進食各種營養豐富的食物,來攝取生長和發展所需的營養。過早或延遲加入固體食物,都有可能對寶寶健康和身體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例如容易引致食物過敏,令寶寶缺乏生長所需的營養素等。在寶寶加固時,不妨參考以下5大寶寶加固時的防敏方法:   約在6個月開始加固,每次只試一種新食材 視乎寶寶的發展進度,約6個月引入固體食物可有助預防敏感。 份量由少量開始逐步增加,每種食物連續試3至5天。   注意蛋白質 寶寶的免疫系統暫未發育成熟,未能一下子處理大量食物致敏原。 蛋白質是主要的食物致敏原,所以含蛋白質的食物都要多加注意,如牛奶、花生及雞蛋。 選擇較低致敏性的水解蛋白或讓寶寶逐少接觸食物致敏原能有助鍛鍊免疫系統,預防敏感。   加熱食物 加熱食物可改變分子,有機會令食物敏感的風險減低。 而且加熱亦有助殺菌,預防寶寶生病。   親手烹調 即食嬰兒食品或有可能含有令寶寶致敏的成分,媽咪親手烹調食物時,可細心挑選給寶寶的食材,避免某些會令寶寶有敏感反應的食物,為寶寶健康把關。   增加腸道益菌 益生菌(如B. lactis 乳雙歧桿菌)有助腸道健康,增強免疫力。 若確定寶寶對奶類製品沒有敏感,可在固體食物裡加一些乳酪,讓寶寶的腸內細菌逐漸適應。 每個寶寶體質和生長進度各有不同,如有任何疑問,請咨詢醫護人員意見。 記住及早選擇防敏,啟夢童年,你有得揀!  以上內容參考及節錄自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詳情請瀏覽: http://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hild/14727.html#01  
了解更多
Baby Friendly 家居安全錦囊
您的寶寶安全嗎? 意外是引致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死於意外或因意外引致傷殘的兒童不計其數。要保護您的寶寶免受傷害,應留意您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的行為特點,並消除各方面潛伏著的危險。 五歲或以下的兒童尚未明白甚麼是危險,家長不要高估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記憶力。 根據統計,初生至五歲的幼兒最常見發生的意外地點是在家中。      初生至一歲 —— 常見的意外 一般來說,嬰兒在四、五個月時嘗試伸手抓東西,仰臥時會嘗試反身至側臥姿勢,有時可以成功地反身至俯臥狀態。他很快便會坐、爬、站立和學步,又會不斷探索周圍的環境。有些嬰兒亦有可能發展得比其他同齡嬰兒早一些。 一歲以下的嬰兒由於不能照顧自己,而如果父母又缺乏防範意外的知識,沒有及早作好預防措施,往往意外便因此而發生。 第一年常見的意外包括跌傷和燙傷等。 常見的意外及預防措施 跌傷 切勿讓嬰兒(任何年齡)獨自留在換片墊、成人睡牀或梳化上。如果家長不能看顧嬰兒,應把他短暫地安放在嬰兒牀或網牀中。 當嬰兒被安放在嬰兒牀上後,牀欄必須拉上和鎖牢。 嬰兒坐手推車、學行車或高腳椅時,必須繫上扣帶,並鎖牢安全鎖。   燙傷 替嬰兒沐浴時,應先放入冷水,才加熱水,用手攪勻及測試水溫。 在餵奶或其他熱的食物給嬰兒前,應先測試溫度是否適合,以免燙傷嬰兒。 避免使用微波爐翻熱奶或其他食物給嬰兒,因為經微波爐翻熱的食物或飲品,溫度分佈並不均勻。食物表面的溫度雖然適中,但內裡的溫度會比表面高,可能引致嬰兒咀部或咽喉燙傷。 熱的食物或飲料不可放置桌邊。 如已將食物放在桌上,家長應留意兒童的舉動。 燙傷的處理: 將傷處浸入冷開水或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來降溫,但切勿直接敷冰。 輕輕除去蓋著傷處的衣物,然後用清潔的布或繃帶遮蓋傷口,但切勿強行除去任何黏附於傷口上的衣物。 切勿用任何油劑、牙膏、牛油或醬油塗在傷口上,亦不要用有黏性的敷料,如膠布、絨布等。   廚房意外 廚房門口應設置圍欄,以防兒童進入。 如要在廚房煮食,應先放置嬰兒在安全的地方,例如嬰兒牀或網牀中。 切勿揹著四個月大或以上的嬰兒在廚房活動,因這年紀的嬰兒已懂得抓東西。 總結 只要父母時常提高警覺,並對兒童的成長過程加深認識,對一些可能發生的意外作好防範,其實大部分意外都是可以避免的。 在任何情形下,家長都應該留意兒童的活動或舉動,絕對不應該讓兒童獨自留在家中,或依賴年幼兄姊照顧。 資料參考: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
了解更多
學坐寶寶的變化
「看看我多厲害」 輕輕轉身 —— 或者他已經做到了。嬰兒慢慢學會了在俯臥時翻過來 。如果您的小傢伙已踏入這個階段,為他換衣服時就要特別小心,以免他從更衣檯跌下來。您的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會進步驚人,看到比他高的物件時,他已經能夠伸手抓住。最重要的是,您的寶寶很想融入這個世界,真的。玩具變得越來越重要,它們有助測試寶寶的能力,因此寶寶的玩具必須容易抓住,而且可以安心放入口中。羊毛或木等不同的材料會強化寶寶的觸覺。布娃娃或毛公仔亦特別受寶寶歡迎 —— 尤其是祖父母或朋友送的禮物。 「我的第一勺」  您的小傢伙已經學會怎樣獨處。他只需少少扶助就可以坐起來 ——最好是坐上媽媽的腿上。甚麼東西他都放進口裡仔細品嚐。這意味著寶寶能夠使用勺子了。此時可以開始餵他吃固體食物:現在他開始越來越活躍,需要更多的熱量而且胃口大開。母乳和嬰兒食品不再足夠支持其肌肉和骨骼的發展,寶寶需要更多的熱量、蛋白質、鐵質、鈣質和維他命。 有規律的習慣 寶寶已經幾個月大,慢慢習慣了日常規律和特殊的活動了。他晚上的睡眠時間越來越長。設定就寢時間有助孩子進入深層睡眠。您可以每天與伴侶一起哄孩子睡覺,或者建立這個習慣,例如洗澡時玩一會、睡前唱首歌或讀故事。吃飯、換尿片和護理寶寶時亦可以加入這些活動。 很多媽媽都受背痛煎熬,以下是對抗痛症的方法: 為寶寶更衣或洗澡時,身體要處於一個舒適的姿勢。您可以將澡盆調高,更衣檯亦應處於舒適的高度。您的寶寶越來越重,`您不可以時時抱住他。他還喜歡在毯子上玩呢。如果您想抱住他久一點,可以用揹帶或嬰兒車。抱寶寶入嬰兒車或從地面抱起他時要注意您的姿勢。建議您單膝跪在地上,不時彎背。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甚麼都帶出街呢?很多媽媽總是攜帶很多裝備以防不時之需,但就連到花園走走或去探望家人都帶太多行裝了。卸下裝備吧,您不是一頭騾子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