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各種營養素的功用

懷孕期各種營養素的功用

蛋白質:
 
  • 促進健康成長、發展和修復身體組織。
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您和發育中寶寶建立身體組織的重要元素。蛋白質可來自動物和植物,動物性食物含有人體不能自行產生的必需氨基酸,因此必需透過飲食吸收。

素食媽媽無需轉吃肉類以攝取蛋白質,其實大豆亦含所有必需的氨基酸,懷孕期只要注意大豆的攝取量,同時配合其他蔬菜、豆類和穀類食品,足已滿足準媽媽的蛋白質需要。
 
  • 懷孕期補充足夠蛋白質的益處。
攝取充足的蛋白質對媽媽及寶寶均有莫大益處,除有助建立充足的母體組織外,更能確保胎兒的正常發展。

必需的脂肪酸:
  
  • 亞麻(油)酸(LA)和(次)亞(麻)油酸(ALA)促進身體的正常運作。
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對調節細胞正常功能極其重要,亞麻油酸 有助維持免疫系統功能,次亞麻油酸則對精神及認知功能尤其有益。因為人體不能自行產生脂肪酸,所以兩者都是飲食的重要部分。理想的攝取來源是果仁、植物油類、紅肉和奶製品。

攝取來源: 
  • 亞麻油酸:蔬菜油(粟米、葵花、藏紅花和大豆)、果仁和果籽。
  • 次亞麻油酸:蔬菜油,例如芥花、亞麻籽、合桃和大豆油。 

DHA(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 維持寶寶腦部和眼睛發展。
DHA(其中一種重要的奧美加 3 脂肪酸)對腦部、心臟,特別是眼部的細胞功能非常重要。
 
  • 攝取來源: 
蛋黃 。
含豐富魚油的魚(鯖魚、鯡魚、三文魚和沙甸魚) 。

葉酸:
 
  • 對寶寶神經管系統的正常結構非常重要。
這種維他命B對細胞分裂、嬰兒神經管系統的正常結構和血液的正常功能很重要。 葉酸攝取不足可能會引致神經管缺陷(脊柱裂)、出生體重過輕、早產、貧血、發育不良。
 
  • 攝取來源:
綠葉蔬菜:例如菠菜。
花科蔬菜:例如西蘭花和椰菜花 。
豆類:例如大豆和扁豆。
水果:例如橙和木瓜。

維他命D:

這種維他命非常重要且作用多,包括促進骨骼、肌肉質量和免疫功能的健康。
缺乏維他命D,孕婦會增加患上骨軟化症的風險;寶寶亦會增加成長受損、後天骨骼健康受損(例如佝僂病和骨軟化症)及患炎症和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
 
  • 攝取來源:
含豐富魚油的魚:例如三文魚和吞拿魚。
強化或含高維他命D的食物:穀麥早餐、牛油和蛋黃。
接觸充足的陽光,可與皮膚產生合成作用。

維他命A: 
 
  • 維持人體細胞正常運作,尤其是免疫和視力系統。
這種貯存於肝臟的脂溶性維他命對胚胎成長(包括心臟、腎臟、眼睛、肺部、骨骼和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很重要。
孕婦攝取維他命A不足會導致貧血、夜盲症;寶寶亦可能出現各種出生缺陷。出生時維他命A不足和免疫功能受損。懷孕期間應嚴格控制維他命A的攝取量。
 
  • 攝取來源:
維他命A:動物性食物例如肉類、奶製品和魚類(三文魚)。
類胡蘿蔔素:植物性食物例如甘荀、蕃茄、橙黃色蔬菜和蕃薯 。

鐵質: 
 
  • 對生產血液和體內傳送氧氣很重要。
這種礦物質對細胞分裂、血液正常功能 — 尤其是輸送氧氣 — 以及能量代謝和免疫功能很重要。
孕婦患鐵缺乏症和缺鐵性貧血的風險較高,孕婦缺乏鐵質可能會導致缺鐵性貧血、早產、感染和死亡;嬰兒的出生體重則可能較輕。
 
  • 攝取來源
動物來源:肉類、羊肉、家禽和蛋類。
植物來源:豆類(大豆、扁豆、鷹咀豆)、綠色蔬菜(西蘭花、西生菜、菠菜)。 

鋅:
 
  • 維持寶寶成長和免疫系統的健康。 
這種礦物質對免疫系統的功能、細胞分裂、成長發展及生殖系統尤其重要。 
缺乏鋅會對孕婦構成風險,受孕前攝取鋅不足尤甚,可能會導致早產;嬰兒則可能造成胎兒發育遲緩、出生體重過輕、免疫功能受損和其他出生缺陷等問題。
 
  • 攝取來源:
肉類、魚類和奶製品。
全麥穀物、果仁、果籽和豆類。

碘:
 
  • 有助維持寶寶的認知功能。 
這種礦物質對甲狀腺的正常功能,以及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成長和發育也很重要。 如媽媽的飲食中攝取碘不足會導致流產、甲狀腺功能受損,包括甲狀腺體積增大及相關症狀(例如疲勞乏力、煩躁不安、能量代謝改變等);嬰兒則可能出現甲狀腺壓力、低智力、成長受損,以及認知和運動神經發育受損。
 
  • 攝取來源:
鹹水魚、乳製品和蛋類。
含碘鹽的食品。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提防吐奶嘔奶秘訣
吐奶 Vs 嘔奶 吐奶 嘔奶 奶水從嘴角緩緩流出來 嘔出的奶會較多,速度較快,奶水會從寶寶的口和鼻噴出來   減少吐奶和嘔奶小貼士   不宜太餓或太飽 寶寶太餓時喝奶,或喝奶過飽,均會容易嘔奶。要設定規律的餵奶時間,以少吃多餐為宜。   增加掃風次數 餵完奶後,將寶寶抱起扶直或將床頭部分的床褥墊高,保持 20 至 30 分鐘。掃風時輕輕托起寶寶下巴或支撐其腋下,由下而上輕掃寶寶背部,直至寶寶打嗝。   勿搖動寶寶身體 掃風時勿搖動寶寶身體,以免妨礙空氣排出。   喝奶後不宜太大活動 寶寶喝奶後不宜立刻洗澡、按摩或玩樂,以免刺激寶寶腸胃,增加嘔奶機會。喝奶後至少 1 小時後洗澡。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了解更多
有助媽咪增奶湯水
青木瓜花膠煲雞湯 材料: 青木瓜 1 個 花膠 2 両 淮山 5 錢 南北杏 5 錢 竹絲雞 1 隻 瘦肉 6 両 金華火腿 1 両  花膠浸發: 1. 先將花膠用清水沖洗乾淨。 2. 煮滾水一煲,加入薑蔥紹酒一同煲 20 分鐘後熄火,加蓋焗4 至6小時至軟身為止。 3. 取出花膠過冷河,然後依每次所需份量分成數份,存放冰格內,可保存6 個月。  做法: 1. 將瘦肉洗淨,雞洗淨去皮,然後出水(如用金華火腿骨,則一同出水)。 2. 加入適量水煮沸,放入雞、瘦肉、金華火腿,大火滾15 分鐘,然後轉小火煲2 小時。 3. 加入花膠、青木瓜、淮山及南北杏,滾後轉小火煲1.5 小時。 4. 下鹽調味即成。功效: 花膠有健腰膝、補腎虛的功效,含有高黏性膠體蛋白和黏多糖物質,滋補價值高 此湯有滋陰潤肺,益腎強身的作用,適合產後媽咪飲用   豬蹄魚頭補腎湯 材料: 豬蹄 半隻 青木瓜 1 個 大魚頭1 個 核桃 20 枚 紅棗(去核)10 枚 生薑 6 片 海鹽 適量 白醋 適量做法: 1. 將豬蹄洗淨,用海鹽和白醋醃過夜。 2. 取出豬蹄煮熟後備用,木瓜去皮去核,切塊備用。 3. 中火把煱燒熱,加入生薑煎香大魚頭。 4. 加入熱水煲滾,並加入豬蹄、核桃、紅棗。 5. 15 分鐘後加入青木瓜煲1.5 小時。功效: 養血健脾胃,潤肺補腎,潤腸通便,增加奶量
了解更多
有營茶點必備元素
低糖少甜 除了預防蛀牙,也避免寶寶吃太甜的食物,日後或只吃味道濃烈的食物。   無添加 不宜給寶寶進食添加蔗糖或香料的食物。選擇天然食材,例如水果、水果乾,又或自製營養食物如香蕉奶昔、南瓜粥等。   少鹽低脂 過量鹽分和脂肪會為寶寶的消化系統帶來很大負擔。大部分大人零食的含鹽量多,宜給寶寶進食嬰兒零食。   易於吞嚥 不宜給3 歲以下的寶寶吃容易哽塞喉嚨的糖果及水果,例如棉花糖、軟糖或提子,也不宜給4 歲以下的寶寶進食原粒堅果,以免堅果進入支氣管或肺而造成危險。   留意致敏成分 有些寶寶或會對某些食物敏感,選擇茶點時要留意食物標籤。 一周茶點建議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上午茶點 蘋果片 橙片 + 乳酪乾 木瓜伴乳酪 蜜桃粒 + 鮮奶 水果乳酪 薏米曲奇餅 + 鮮奶 番薯條 下午茶點 鮮奶 + 全穀物牙仔餅 提子包 + 芝士片 動物餅 + 鮮奶 花生眉豆蓉湯 芝士三文治 海帶綠豆糖水 水果 + 乳酪    
了解更多
引進固體食物的階段
為寶寶製作食物的五大守則 只要懂得合適地配搭不同的食物,寶寶便能得到所需的營養素,同時又可逐步過渡至進食各種食物的家常飯餐。 包含四大類食物 四大類包括:穀物、蔬菜、水果和肉魚蛋豆類,亦可加入奶類食物來調製菜式。 選擇食物多樣化 寶寶餐單要包含多種食物,讓寶寶接觸不同口味。家長可輪流選取同一類別中各種食物,如不同顏色的水果、蔬菜。 適合寶寶的咀嚼能力 先試較易製成肉蓉的雞肉,然後才試牛肉。 多吃穀物和蔬果 應多吃穀物、蔬菜和水果,肉、魚、蛋、豆類食物則只須適量。選用植物油煮食,如芥花油。 從家人的餐單選擇食物 與寶寶分享食物時,鹽和調味料的分量應減少,或在調味前先預留他所需的分量。 7 至 8 個月嬰兒:一星期的食譜 星期 午餐 茶點 晚餐 星期一 菜心蛋黃奶米糊 水果蓉或嬰兒餅乾(間中選擇) 木瓜奶米糊 星期二 菠菜魚蓉粥 水果蓉或嬰兒餅乾(間中選擇) 南瓜豆腐粥 星期三 番薯蓉蛋黃粥 水果蓉或嬰兒餅乾(間中選擇) 魚肉紅蘿蔔奶米糊 星期四 豆腐蓉香蕉米糊 水果蓉或嬰兒餅乾(間中選擇) 冬瓜番茄豬肝粥 星期五 雞肉青豆粥 水果蓉或嬰兒餅乾(間中選擇) 椰菜肉碎粥 星期六 西蘭花牛肉薯蓉 水果蓉或嬰兒餅乾(間中選擇) 節瓜雞蓉粥 星期日 番茄魚蓉粥 水果蓉或嬰兒餅乾(間中選擇) 菠菜牛肉粥 醒目小提示:午晚餐可配少量水果蓉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