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寶寶學坐了(扶坐期 – 4至6個月)

您的寶寶學坐了(扶坐期 – 4至6個月)

從新角度看寶寶成長

 
咿咿、呀呀、咕咕……您聽到那熟悉的牙牙學語嗎?原來是您正在學坐的小寶寶,這是他展現個性及幽默感的第一個跡象。這個時候寶寶的運動神經也同時發展,他會不時嘗試抓住物件及把它們放進嘴巴。他開始一步步掌握頭部的控制,即使俯臥時也能支撐起頭部。不久,當他能在扶持下坐直身體時,他就可以開始認識不同的味道和質感。
 
學坐寶寶的技能
 
體能:

開始能夠保持頭部穩定。
在支撐下坐起來。
仍然會失去平衡和滾下來。
俯臥時,能夠伸直雙臂撐起身體及轉動頭部四處張望。
隨心意抓住物件。
 
進食技能:

用舌頭把食物往後推,以便吞嚥。
當食物進入咽喉,他就能以吞嚥反射能力來吞嚥食物。
看見匙羹,就知道準備開餐了。
 
雀巢心得精華
孩子各有不同
別擔心您寶寶的成長進度是否及得上其他同齡的孩子,因為這種事情自有節奏,他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如對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有任何疑問,應該諮詢您的兒科醫生。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一步步學習進食
分享用餐樂趣 寶寶認為用餐是有趣好玩的事情,所以他很渴望參與。可是,他必需先學懂控制舌頭移動口腔內的食物。對於剛學習進食的寶寶而言,這絕非易事。 寶寶的學習流程:   控制頭部和頸部以確保食物安全流入咽喉。 協調舌頭的活動,把食物從口腔的前部推至後部以便吞嚥。 嘗試新食物。  學習進食是很艱難,所以應保持耐性,您將看見他一步步提升進食技能。
了解更多
「出牙」時間表
了解更多
1 歲寶寶踏入「大口咀嚼期」
當寶寶約 1 歲至 1 歲半時,踏入大口咀嚼期,這個時期的寶寶,飲食有以下特徵:   寶寶舌頭活動自如,可咀嚼一些軟身的肉,不過寶寶未有大牙,食物以軟身及淡味為宜 想讓寶寶享受自行進食的樂趣,可加入全穀麥牙仔餅/ 星星餅,幫助寶寶訓練小手指和學習自行進食 可用焗或炒的方法來烹調固體食物,也可加少許油,讓寶寶試不同口感,藉以練習咀嚼 在寶寶學習自行進食的過程中,難免會弄髒桌子和衣服,媽咪只要準備充足,便可安心地讓寶寶自由地進食   以下提供一些固體食物建議供參考:   1 歲以上 五穀類 較稠及有顆粒的嬰兒糊仔/ 飯/ 麵條/ 餅乾   蔬菜 寶寶可循序漸進地吃餐桌上的食物
了解更多
寶寶有敏感? 3個步驟逐步試!
寶寶有敏感? 3個步驟逐步試!
寶寶食物敏感知多啲   牛奶蛋白敏感 衛生署指牛奶蛋白敏感是寶寶最常見的一種食物敏感,通常亦是寶寶出生後最早被發現的敏感症1。媽媽有機會於早期餵寶寶飲用含牛奶蛋白的配方奶或鮮奶時,發現寶寶皮膚起紅點,媽媽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牛奶蛋白敏感常見敏感症狀正正包括濕疹,還有其他如皮膚紅腫、腹瀉、嘔吐等,由此可見,降低牛奶蛋白致敏性對寶寶預防敏感、早期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德國大型臨床研究GINI Study 建議,如媽媽未能餵哺母乳,可選用含部分水解蛋白配方(pHF-W)。各品牌的水解技術均有差別,所以牛奶蛋白致敏性下降的幅度亦有不同。媽媽可精選體外研究實證降低致敏性1000倍2+的pHF-W水解蛋白,支持媽媽為寶寶Bye Bye 未來敏感,啟護新世代寶寶!   雞蛋敏感 另一常見的寶寶食物敏感類別是雞蛋敏感,常見於2歲前的寶寶。過敏徵狀包括:皮膚紅腫、臉腫、​​腹瀉、嘔吐、氣喘及呼吸困難等。 如媽媽有懷疑,可咨詢醫護人員,確定寶寶是否有食物敏感,再接受適當治療。同時亦可參考香港過敏協會網頁,了解更多關於寶寶食物敏感及其他敏感資訊。 食物敏感徵狀   - 急性食物過敏: 是在吃下食物後的大約5-30分鐘後開始發作,寶寶全身皮膚或會出現紅斑,全身痕癢,有時或會令嘴巴腫脹,嚴重時甚至呼吸困難及休克。 - 慢性食物過敏: 於數小時或1、2天後發作。 就 1 歲以下寶寶來說,敏感反應可能會在 1 至 2 天內以嚴重濕疹的徵狀呈現,所以媽媽應遁序漸進地讓寶寶試食未接觸過的食物。 逐步找出寶寶食物敏感元兇   Step1 記錄 持續 4 天記錄寶寶進食的所有食物,包括正餐和小吃。   Step2 測試 在寶寶進食的食物中,找出可疑的食物,常見致敏食物為:雞蛋、花生、牛奶、大豆、堅果、魚類、蝦蟹和小麥。連續兩星期讓寶寶進食可疑食物,並記錄下來。如果沒有出現任何變化,可以再試下一樣可疑食物,直至清單上的食物全部測試完。Step3 驗證 找到疑似的寶寶食物敏感元兇時,為了確定徵狀的消失不是巧合的,媽咪可讓寶寶再吃這種食物,但要注意以少量、循序漸進方式進行,每 3 天增加一點份量,觀察寶寶會否再出現敏感反應。如有敏感情況,便能證實該食物是致敏元兇。#1000倍指對比β-乳球蛋白,體外測試證實,降低牛奶蛋白致敏成分血清素釋放1000倍。 References: 1. FHS (HK). 2022. Food Allerg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professional/OMP_eNewsletter/enews_20151030.html 2. Bourdeau, T., et al. (2021). Nutrients, 13, 3011. 重要聲明: 我們相信母乳餵哺是寶寶理想的營養開始,我們全力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在寶寶出生的首六個月以全母乳餵哺,並在適當時間引入充足營養輔食品同時持續餵哺母乳至兩歲。我們亦知道母乳餵哺並不一定是父母的選擇。我們建議你諮詢醫護人員有關如何餵哺寶寶以及何時引入輔食品的意見。如你選擇不餵哺母乳,請謹記這個決定可能會難以逆轉,而且會對社會和經濟有影響。而採用間斷式的配方奶粉餵哺會減少母乳的奶量供應。在預備、使用和儲存嬰兒配方奶粉時,必須按照標籤上的指示,以免對寶寶構成健康風險。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