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玩遊戲

開始玩遊戲

在這個階段,當您與寶寶談天及玩耍時,他會自然笑出來或咕咕叫。不妨試試這些遊戲,增加寶寶的投入感:遊戲時觸碰寶寶的小鼻子、手臂、小腳等,並大聲說出這些部位的名稱。此外,您亦可把小搖鈴玩具放在寶寶手上,然後看著他,他就會發現自己能弄出有趣聲響。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加固期初期,媽媽容易忽略這東西…
在加固階段,攝取足夠鐵質極為重要,尤其在寶寶6個月時,所需的鐵質大大提升,單靠母乳已不能滿足營養需求,而鐵質正是製造血紅素的主要成分,有助預患缺鐵性貧血,同時支持腦部發育。 為了讓寶寶攝取一天所需的鐵質,在選擇第一口離乳加固的副食,可先嘗試添加了鐵質的米糊。在準備米糊時,父母應留意寶寶的成長步伐,大原則是質地由稀至稠,味道由簡單趨多元化。除此之外,父母可親自以天然食材為寶寶製作營養美味的食物,例如蛋黃、深綠色的蔬菜葉、豬、雞肝、豆蓉或魚等,不但有豐富鐵質,更易於壓成蓉狀。 另外,踏入約6個月的寶寶,消化系統逐漸達至成熟階段,正是時候進食各種不同固體食物,以攝取成長所需營養之餘、學習咀嚼及吞嚥能力。過早或延遲加固,都有可能對寶寶健康和身體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三大必守加固步驟 剛開始加固時,應以1-2湯匙米糊開始,再配以奶補充。 餵哺次數及分量可以因應寶寶進食固體食物的分量增加而作出調整及減少。 如寶寶一餐的固體食物已含五穀、肉類和蔬菜,而份量又足夠寶寶一餐的需要時,便可替代一餐奶了。    謝鳳儀 註冊營養師  
了解更多
別給寶寶過量蛋白質!隨時變「過胖寶寶」?
別給寶寶過量蛋白質!隨時變「過胖寶寶」?    由受孕成胎到寶寶兩歲剛學行階段的首 1,000 天,是奠定寶寶代謝基礎、支持健康成長的黃金期。想寶寶贏在健康起跑線?當然媽媽在這階段定會聚焦於寶寶的飲奶習慣或加固情況等,但原來吸收優質蛋白質這一環亦是必不可少。 不過要知道早期蛋白質攝取過量未必對寶寶健康成長是最好,可能更會因此而超重令體格過胖,甚至變成過胖寶寶! 小心過剩蛋白質成脂肪 「米芝蓮」寶寶不是健康指標! 蛋白質在寶寶代謝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對其早期生長、脂肪代謝與積存有莫大關係。有研究顯示,於早期餵食蛋白質較高的奶,寶寶於六歲時肥胖機會高達 2.43倍4,由於不同成分與營養比例的奶所含的蛋白質亦有所不同,因此初生寶寶若攝入過量蛋白質對其未發展成熟的器官並不理想,有機會增加代謝負擔,影響代謝成長,較高機會變得過胖 1-4 。 另外,坊間亦有人認為「小時候長得胖,長大後才有本錢快高長大」。其實這說法並沒有科學根據。由於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有很多種,而脂肪則只能為身體提供熱量,過多的脂肪卻未能提供其他身體所需的營養,也不會有益於體格成長,因此以上說法並不可信。 想寶寶維持健康體重及體脂比例,就要讓寶寶攝取到優質蛋白質!從而讓他們健康長肉而不過胖,未來超重的風險也會相對降低。 「啱分量、高質量」—— 避免體格過胖,攝取「黃金比例」的蛋白質 寶寶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需要的蛋白質分量都有所不同,普通牛奶的蛋白質比起媽媽天然授乳分泌高出約 3 倍5,6。一歲以下的寶寶不應飲用普通牛奶,攝取過量蛋白質對未成熟的器官造成負擔,增加寶寶日後過重的風險並增加其他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1-3! 另外,香港衛生署亦不建議媽媽過早給未足四個月大的寶寶添加副食7,過早加入固體食物亦會令寶寶減少吃奶, 影響營養攝取及生長6。 媽媽要特別留意寶寶所吸收蛋白質的含量與質量,讓寶寶攝取「黃金比例」的蛋白質,含有「啱分量、高質量」的優質萃乳蛋白,媽媽就可以減少擔心超重等的健康風險會出現在寶寶身上。 隨著嬰幼兒營養科技不斷創新和進步,市面上已有些食品能讓寶寶攝取到「啱分量、高質量」黃金比例的蛋白質,延續媽媽守護 ,吸收充足的優質營養, 有助維持健康體重#。 讓寶寶正確吸收攝取優質萃乳蛋白,奠定未來代謝成長力! 代謝基礎打得好,體格發展就少份擔心啦!1. Koletzko, B., et al. (2009).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9(Suppl), 1502S-1508S. 2. Luque, V., et al. (2016).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insights, 8(Suppl 1), 49–56. 3. Koletzko, B., et al. (2009).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9(6), 1836–1845. 4. Weber M, et al. (2014). Am J Clinc Nutr,99, 1041-1051. 5. Martin, C. R., et al. (2016). Nutrients, 8(5), 279. 6. Michalesen, K.F. & Greer, F.R. (2014). Am J Clin Nutr, 99 (suppl), 718S-22S. 7. Department of Health: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hild/14727.pdf #需配合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 重要聲明: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寶寶出生的首六個月全以母乳餵哺,雀巢公司對此全力支持,而且支持在醫護人員的建議下在約六個月引入副食品的同時持續餵哺母乳至兩歲或以上。要建立及維持有足夠的奶量的最好方式是持續餵哺並在懷孕及哺乳期間保持營養均衡。在不必要的情況下引入奶瓶餵養或過早引入副食品可對哺乳造成負面影響。一旦媽媽選擇放棄母乳餵哺的決定將難以逆轉。
了解更多
1 歲寶寶踏入「大口咀嚼期」
當寶寶約 1 歲至 1 歲半時,踏入大口咀嚼期,這個時期的寶寶,飲食有以下特徵:   寶寶舌頭活動自如,可咀嚼一些軟身的肉,不過寶寶未有大牙,食物以軟身及淡味為宜 想讓寶寶享受自行進食的樂趣,可加入全穀麥牙仔餅/ 星星餅,幫助寶寶訓練小手指和學習自行進食 可用焗或炒的方法來烹調固體食物,也可加少許油,讓寶寶試不同口感,藉以練習咀嚼 在寶寶學習自行進食的過程中,難免會弄髒桌子和衣服,媽咪只要準備充足,便可安心地讓寶寶自由地進食   以下提供一些固體食物建議供參考:   1 歲以上 五穀類 較稠及有顆粒的嬰兒糊仔/ 飯/ 麵條/ 餅乾   蔬菜 寶寶可循序漸進地吃餐桌上的食物
了解更多
預防加固導致的食物敏感5大方法
預防加固導致的食物敏感5大方法 滿六個月後,寶寶所需要的能量和營養如鐵質等大大提升,單吃母乳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吃母乳或配方奶以外,寶寶需要進食各種營養豐富的食物,來攝取生長和發展所需的營養。過早或延遲加入固體食物,都有可能對寶寶健康和身體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例如容易引致食物過敏,令寶寶缺乏生長所需的營養素等。在寶寶加固時,不妨參考以下5大寶寶加固時的防敏方法:   約在6個月開始加固,每次只試一種新食材 視乎寶寶的發展進度,約6個月引入固體食物可有助預防敏感。 份量由少量開始逐步增加,每種食物連續試3至5天。   注意蛋白質 寶寶的免疫系統暫未發育成熟,未能一下子處理大量食物致敏原。 蛋白質是主要的食物致敏原,所以含蛋白質的食物都要多加注意,如牛奶、花生及雞蛋。 選擇較低致敏性的水解蛋白或讓寶寶逐少接觸食物致敏原能有助鍛鍊免疫系統,預防敏感。   加熱食物 加熱食物可改變分子,有機會令食物敏感的風險減低。 而且加熱亦有助殺菌,預防寶寶生病。   親手烹調 即食嬰兒食品或有可能含有令寶寶致敏的成分,媽咪親手烹調食物時,可細心挑選給寶寶的食材,避免某些會令寶寶有敏感反應的食物,為寶寶健康把關。   增加腸道益菌 益生菌(如B. lactis 乳雙歧桿菌)有助腸道健康,增強免疫力。 若確定寶寶對奶類製品沒有敏感,可在固體食物裡加一些乳酪,讓寶寶的腸內細菌逐漸適應。 每個寶寶體質和生長進度各有不同,如有任何疑問,請咨詢醫護人員意見。 記住及早選擇防敏,啟夢童年,你有得揀!  以上內容參考及節錄自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詳情請瀏覽: http://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hild/14727.html#01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