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吐奶嘔奶秘訣

提防吐奶嘔奶秘訣

當寶寶哭泣或喝奶太急時,會把較多空氣吞進胃裡,喝完奶後,積聚在胃內的空氣排出時,奶便隨之而吐出來。雖然這個現象十分常見,但如處理不當,會引發窒息。
吐奶 Vs 嘔奶
吐奶 嘔奶
奶水從嘴角緩緩流出來 嘔出的奶會較多,速度較快,奶水會從寶寶的口和鼻噴出來
 
減少吐奶和嘔奶小貼士
 
  • 不宜太餓或太飽
寶寶太餓時喝奶,或喝奶過飽,均會容易嘔奶。要設定規律的餵奶時間,以少吃多餐為宜。
 
  • 增加掃風次數
餵完奶後,將寶寶抱起扶直或將床頭部分的床褥墊高,保持 20 至 30 分鐘。掃風時輕輕托起寶寶下巴或支撐其腋下,由下而上輕掃寶寶背部,直至寶寶打嗝。
 
  • 勿搖動寶寶身體
掃風時勿搖動寶寶身體,以免妨礙空氣排出。
 
  • 喝奶後不宜太大活動
寶寶喝奶後不宜立刻洗澡、按摩或玩樂,以免刺激寶寶腸胃,增加嘔奶機會。喝奶後至少 1 小時後洗澡。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有助媽咪增奶湯水
青木瓜花膠煲雞湯 材料: 青木瓜 1 個 花膠 2 両 淮山 5 錢 南北杏 5 錢 竹絲雞 1 隻 瘦肉 6 両 金華火腿 1 両  花膠浸發: 1. 先將花膠用清水沖洗乾淨。 2. 煮滾水一煲,加入薑蔥紹酒一同煲 20 分鐘後熄火,加蓋焗4 至6小時至軟身為止。 3. 取出花膠過冷河,然後依每次所需份量分成數份,存放冰格內,可保存6 個月。  做法: 1. 將瘦肉洗淨,雞洗淨去皮,然後出水(如用金華火腿骨,則一同出水)。 2. 加入適量水煮沸,放入雞、瘦肉、金華火腿,大火滾15 分鐘,然後轉小火煲2 小時。 3. 加入花膠、青木瓜、淮山及南北杏,滾後轉小火煲1.5 小時。 4. 下鹽調味即成。功效: 花膠有健腰膝、補腎虛的功效,含有高黏性膠體蛋白和黏多糖物質,滋補價值高 此湯有滋陰潤肺,益腎強身的作用,適合產後媽咪飲用   豬蹄魚頭補腎湯 材料: 豬蹄 半隻 青木瓜 1 個 大魚頭1 個 核桃 20 枚 紅棗(去核)10 枚 生薑 6 片 海鹽 適量 白醋 適量做法: 1. 將豬蹄洗淨,用海鹽和白醋醃過夜。 2. 取出豬蹄煮熟後備用,木瓜去皮去核,切塊備用。 3. 中火把煱燒熱,加入生薑煎香大魚頭。 4. 加入熱水煲滾,並加入豬蹄、核桃、紅棗。 5. 15 分鐘後加入青木瓜煲1.5 小時。功效: 養血健脾胃,潤肺補腎,潤腸通便,增加奶量
了解更多
產後身體變化
惡露分泌 生產後,子宮會收縮至未懷孕時的大小,排出的新陳代謝物稱為惡露。惡露是分娩後排出的新陳代謝物,初時惡露量較多,呈鮮紅色,一般持續一周。 及後惡露會逐漸轉成淡紅色,持續約兩周。最後變成白色的分泌物並漸漸減退。惡露乾淨的時間因人而異,通常需時兩至六周。媽咪要勤換衞生巾,保持乾爽清潔。餵哺母乳可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賀爾蒙,促進子宮收縮,使惡露排出時間縮短。但若僅短暫餵哺母乳的話,停止餵哺母乳後,惡露可能會由淺紅色或白色再轉為鮮紅色,然後逐漸減少變為乾淨。   會陰傷口 自然分娩時,媽咪的會陰撕裂,醫生縫針後無須拆線。媽咪可用水泡墊著坐,減少傷口受壓。小便後用花灑從前向後清洗,然後用棉花抹乾。勤換衞生巾及注重個人衞生,可幫助傷口迅速痊癒。如果會陰傷口發炎,或有裂開的現象,便要去見醫生作檢查。而剖腹分娩的媽咪,拆線後若傷口癒合正常,即可如常洗澡。 如傷口有紅、腫、痛、熱或有液體滲出,應立即找醫生檢查及處理。   月經恢復 如媽咪沒有餵哺母乳,月經一般會於分娩後第 4 至 6 周出現;如有餵哺母乳,則會在較後時間月經才會出現。產後第一次的經期可能跟往常有分別,例如經血流量較少,行經日數較短。但如有大量出血,或持續不停的經血,尤其出現下腹不適或疼痛,則可能是因為產後胎盤、胎膜等組織殘留在子宫之內,或子宮發炎,必須儘快見醫生檢查。 脫髮 懷孕期間,孕媽咪的雌激素激增,頭髮會加速生長;但分娩數個月後,雌激素開始減少,部分媽咪會大量脫髮,大約持續4 至20 周,之後脫髮會開始緩和。通常於產後六個月內會不藥而癒,所以不用憂心。 隨着懷孕次數增加,產後脫髮的現象亦會減少。 1. 產後何時才可恢復性生活? 分娩後,身體各器官需要一段時間才可回復到懷孕前的狀態,一般需時6周。惡露乾淨,子宮大小復原,子宮內膜逐漸修復,子宮頸口閉合,陰道粘膜回復正常,腹部傷口或會陰傷口癒合。此時,如果產婦身心感到舒適,就可恢復性生活。   2.何時才須採用避孕方法? 產後首次排卵一般不會早於產後四周,但為免意外懷孕,當恢復性行為時,夫婦須採用可靠的避孕措施。因為身體在月經恢復前已可排卵,所以即使產後未有經期,如有性行為,夫婦仍需採用可靠的避孕方法。   3.為甚麼我會有尿頻和小便赤痛? 尿頻和小便赤痛可能是感染尿道炎的症狀,而產後婦女則較容易有尿道炎。當你出現以上症狀時,應盡早找醫生診治。  
了解更多
哺乳期需額外營養
額外營養 約500 卡路里的熱量,例如一份吞拿魚三文治加一杯奶和一條香蕉 增加攝入蛋白質、葉酸、碘、鋅、維他命A 和奧美加-3 脂肪酸   哺乳期飲食要點 多元飲食,避免偏食 多吃蔬菜和水果 多選擇全穀麥類的食物,如糙米 吃適量肉、魚、蛋和奶類及代替品 少吃加入糖分的食物和飲品或高脂食物 多選含奧美加-3 脂肪酸較多而甲基汞低的魚類 多選碘質豐富的海產,間中進食海帶 進食含豐富鈣質食物 經常補充水份 少喝咖啡、濃茶等含咖啡因的飲品 不吸煙、不飲酒。哺乳期間喝酒會減少乳汁製造和影響寶寶發育。 服用中西藥須先諮詢註冊中西醫師意見 注意食物安全衞生   哺乳期每日進食份量參考 食物種類 份量舉例 穀物類 飯4 至5 碗 蔬菜類 煮熟的蔬菜2 至3 碗 水果類 蘋果3 個或橙3 個 肉、魚、蛋及代替品 肉6 至7 両或蛋6 至7 隻或豆腐2 磚 奶類及代替品 低脂奶2 杯或加鈣豆奶2 杯 油脂、糖、鹽 適量 流質 湯或清水10 杯 註:1 碗=250 至300 毫升;1 杯= 240 毫升 要戒口以防寶寶敏感嗎? 除非媽媽或寶寶對某些食物過敏,一般來說無須戒口。若懷疑寶寶對你進食的食物有過敏反應,應諮詢醫生。   可以飲咖啡嗎? 咖啡因會刺激寶寶中樞神經系統,令寶寶難於入睡。哺乳媽媽須限制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或考慮飲用脫咖啡因的咖啡或奶茶。   一星期進食海帶多於一次可以嗎? 海帶每星期不應吃多於一次;以免攝入過量的碘,影響甲狀腺功能。  
了解更多
改善偏食小貼士
偏食主要原因 抗拒吃陌生食物 對食物的質感或味道敏感 對食物有個別喜惡 喝奶過多,沒興趣吃其他食物   解決偏食小貼士 Dos 與寶寶一起吃他抗拒的食物 每天提供三至四種食物給寶寶選擇 嘗試不同的烹調方法 讓寶寶多看食物圖片和觸摸食物  Don'ts 把寶寶不愛吃的食物混入寶寶喜歡的食物當中 以獎勵方式誘導寶寶吃不愛吃的食物 強逼寶寶進食 遷就寶寶喜好,只給寶寶喜歡的食物 倚賴「偏食配方奶粉」來解決「偏食」問題 寶寶偏食會導致營養不良嗎? 少吃某幾類食物並不會導致營養不良,媽媽可以把寶寶一至兩星期內每日進食的食物和份量記錄和檢討。若當中包含五大類別的食物,而寶寶又健康,一般都不會營養不良。  寶寶不吃青菜,怎麼辦? 可將青菜拌在乳酪中,或以焗烤方式來烹調,也可將菜切碎製成青菜飯。如果寶寶仍然很抗拒,可以紅蘿蔔、南瓜、蘆筍、青豆等其他黃綠色蔬菜來代替。
了解更多
均衡營養餐單要點
食物多樣化 寶寶要接觸不同口味和種類食物,同一類別食物,也可有所變化,例如不同顏色的蔬果。   因應寶寶咀嚼能力揀食物 先試較易製成肉蓉的雞肉,然後才試口感較煙韌的牛肉,嘗試不同質感。   多吃穀物和蔬果 讓寶寶多吃穀物、蔬菜和水果,肉、魚、蛋、豆類食物份量相對較少。   繼續每天飲奶習慣 寶寶的飲食雖然逐漸變得多樣化,但奶類(包括兒童配方奶粉、加鈣豆奶、乳酪等)仍是為他們提供鈣質的主要來源。  1 至 2 歲幼兒每天攝取量建議 食物類別 每日攝取量 五穀 1-2 碗* 飯 蔬菜 4-8 湯匙 水果 1/4-1/2 碗* 肉、魚、蛋、豆 2-4 湯匙 奶製品 360-480 毫升 油脂 2.5 茶匙 * 容量為250-300 毫升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