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緩陣痛小貼士

紓緩陣痛小貼士

孕媽咪分娩時難免會感到痛楚,可以考慮以下紓緩陣痛的方法。
與親朋傾談
安排摯親陪伴孕媽咪,減輕分娩前的心理壓力。
 
按摩止痛
按摩可調節身體荷爾蒙分泌,從而紓緩陣痛及腰背不適及減壓,亦能減輕分娩焦慮感。
 
呼吸運動
腹式呼吸(低程度痛楚):
從鼻吸氣,感覺腹部擴張,用口呼氣。

胸式呼吸(中程度痛楚):
手放在下肋骨外側,從鼻吸氣,感覺胸向外擴張,用口輕輕呼氣。

肺尖呼吸(高程度痛楚):
手掌交叉放在鎖骨下,口微開,用口鼻吸氣和輕輕吹氣,感覺肺尖有微微升降。
雀巢心得精華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均衡營養餐單要點
食物多樣化 寶寶要接觸不同口味和種類食物,同一類別食物,也可有所變化,例如不同顏色的蔬果。   因應寶寶咀嚼能力揀食物 先試較易製成肉蓉的雞肉,然後才試口感較煙韌的牛肉,嘗試不同質感。   多吃穀物和蔬果 讓寶寶多吃穀物、蔬菜和水果,肉、魚、蛋、豆類食物份量相對較少。   繼續每天飲奶習慣 寶寶的飲食雖然逐漸變得多樣化,但奶類(包括兒童配方奶粉、加鈣豆奶、乳酪等)仍是為他們提供鈣質的主要來源。  1 至 2 歲幼兒每天攝取量建議 食物類別 每日攝取量 五穀 1-2 碗* 飯 蔬菜 4-8 湯匙 水果 1/4-1/2 碗* 肉、魚、蛋、豆 2-4 湯匙 奶製品 360-480 毫升 油脂 2.5 茶匙 * 容量為250-300 毫升
了解更多
懷孕期每個食物群組的分量建議
水果和蔬菜   3 杯份蔬菜及 2 杯/份水果   您所選的水果和蔬菜需包含多種不同的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新鮮及急凍的食品能提供及保存最豐富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加工製品卻會破壞蔬果中部分營養,故不宜選擇。有些蔬果宜煮熟食用(例如蕃茄),有些則需配合脂肪才能攝取到其中的維他命(例如胡蘿蔔)。  切記用清水徹底洗淨整個蔬菜和水果後才去皮。  進食七色蔬果:應選擇純蔬菜和果汁,但注意果汁含有糖分,過分攝取可能會增加體重。 麵包、穀類、馬鈴薯、米飯及粉麵   均衡的孕婦膳食,穀類中應至少一半是全麥食品,它不但為您提供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更含有纖維、多種礦物質(尤其是鐵質)和維他命B。   應選擇低脂、低糖、低鹽的全麥食品。 奶類和奶製品   全脂和低脂奶製品均含有優質的蛋白質、鈣質和維他命D(對寶寶的成長很重要)。   尤其在懷孕期間應只選擇2-3份奶製品。如果您不喜歡飲牛奶,可選擇營養豐富的加鈣豆奶 。 肉類、魚類和蛋類 為您提供大量的蛋白質、多種維他命B和鐵質。肉類應選擇含較少脂肪的部位。魚類則每星期進食兩次,其中包括至少一份含高魚油量的魚,這是攝取奧美加 3 脂肪酸(例如 DHA)的理想來源。 食物必需徹底煮熟,懷孕期間應避免進食生肉和魚生。   脂肪和油 為您提供身體所需的脂肪酸和維他命E,但不宜攝取過量脂肪,尤其含高飽和脂肪的食物,例如動物脂肪。食油可選擇各類蔬菜油,例如菜籽油(芥花籽油)、橄欖油等。   避免進食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水和飲料 水對於您和胎兒的身體機能都很重要。要維持體內的水分平衡,每餐之間應飲用潔淨的清水,或其他無糖、無咖啡因的飲料。儘量少飲用甜味飲料,例如汽水、凍檸檬茶、稀釋果汁等以減少糖分的攝取量。   懷孕期間忌飲用酒精飲品,含咖啡因的飲料亦不宜過多。 糖    攝取過量糖,對您及寶寶均有不良的影響,所以汽水、果汁、凍檸檬茶等甜味飲料,以及酥餅、朱古力、糖果等高糖分食物,應儘量減少食用。 提子、芒果、香蕉等新鮮水果含糖量較高,計算總糖分攝取量時應份外留意。   鹽   含高鹽分的食物,例如加工和醃製肉類等,宜減少食用。煮食時少鹽為上,試清味道才略加調味,並儘量使用碘鹽。薯片、果仁、前菜等小食,也要好好節制。 * 1杯=250毫升  
了解更多
懷孕期各種營養素的功用
蛋白質:   促進健康成長、發展和修復身體組織。 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您和發育中寶寶建立身體組織的重要元素。蛋白質可來自動物和植物,動物性食物含有人體不能自行產生的必需氨基酸,因此必需透過飲食吸收。 素食媽媽無需轉吃肉類以攝取蛋白質,其實大豆亦含所有必需的氨基酸,懷孕期只要注意大豆的攝取量,同時配合其他蔬菜、豆類和穀類食品,足已滿足準媽媽的蛋白質需要。   懷孕期補充足夠蛋白質的益處。 攝取充足的蛋白質對媽媽及寶寶均有莫大益處,除有助建立充足的母體組織外,更能確保胎兒的正常發展。 必需的脂肪酸:    亞麻(油)酸(LA)和(次)亞(麻)油酸(ALA)促進身體的正常運作。 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對調節細胞正常功能極其重要,亞麻油酸 有助維持免疫系統功能,次亞麻油酸則對精神及認知功能尤其有益。因為人體不能自行產生脂肪酸,所以兩者都是飲食的重要部分。理想的攝取來源是果仁、植物油類、紅肉和奶製品。 攝取來源:  亞麻油酸:蔬菜油(粟米、葵花、藏紅花和大豆)、果仁和果籽。 次亞麻油酸:蔬菜油,例如芥花、亞麻籽、合桃和大豆油。  DHA(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維持寶寶腦部和眼睛發展。 DHA(其中一種重要的奧美加 3 脂肪酸)對腦部、心臟,特別是眼部的細胞功能非常重要。   攝取來源:  蛋黃 。 含豐富魚油的魚(鯖魚、鯡魚、三文魚和沙甸魚) 。 葉酸:   對寶寶神經管系統的正常結構非常重要。 這種維他命B對細胞分裂、嬰兒神經管系統的正常結構和血液的正常功能很重要。 葉酸攝取不足可能會引致神經管缺陷(脊柱裂)、出生體重過輕、早產、貧血、發育不良。   攝取來源: 綠葉蔬菜:例如菠菜。 花科蔬菜:例如西蘭花和椰菜花 。 豆類:例如大豆和扁豆。 水果:例如橙和木瓜。 維他命D: 這種維他命非常重要且作用多,包括促進骨骼、肌肉質量和免疫功能的健康。 缺乏維他命D,孕婦會增加患上骨軟化症的風險;寶寶亦會增加成長受損、後天骨骼健康受損(例如佝僂病和骨軟化症)及患炎症和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   攝取來源: 含豐富魚油的魚:例如三文魚和吞拿魚。 強化或含高維他命D的食物:穀麥早餐、牛油和蛋黃。 接觸充足的陽光,可與皮膚產生合成作用。 維他命A:    維持人體細胞正常運作,尤其是免疫和視力系統。 這種貯存於肝臟的脂溶性維他命對胚胎成長(包括心臟、腎臟、眼睛、肺部、骨骼和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很重要。 孕婦攝取維他命A不足會導致貧血、夜盲症;寶寶亦可能出現各種出生缺陷。出生時維他命A不足和免疫功能受損。懷孕期間應嚴格控制維他命A的攝取量。   攝取來源: 維他命A:動物性食物例如肉類、奶製品和魚類(三文魚)。 類胡蘿蔔素:植物性食物例如甘荀、蕃茄、橙黃色蔬菜和蕃薯 。 鐵質:    對生產血液和體內傳送氧氣很重要。 這種礦物質對細胞分裂、血液正常功能 — 尤其是輸送氧氣 — 以及能量代謝和免疫功能很重要。 孕婦患鐵缺乏症和缺鐵性貧血的風險較高,孕婦缺乏鐵質可能會導致缺鐵性貧血、早產、感染和死亡;嬰兒的出生體重則可能較輕。   攝取來源 動物來源:肉類、羊肉、家禽和蛋類。 植物來源:豆類(大豆、扁豆、鷹咀豆)、綠色蔬菜(西蘭花、西生菜、菠菜)。  鋅:   維持寶寶成長和免疫系統的健康。  這種礦物質對免疫系統的功能、細胞分裂、成長發展及生殖系統尤其重要。  缺乏鋅會對孕婦構成風險,受孕前攝取鋅不足尤甚,可能會導致早產;嬰兒則可能造成胎兒發育遲緩、出生體重過輕、免疫功能受損和其他出生缺陷等問題。   攝取來源: 肉類、魚類和奶製品。 全麥穀物、果仁、果籽和豆類。 碘:   有助維持寶寶的認知功能。  這種礦物質對甲狀腺的正常功能,以及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成長和發育也很重要。 如媽媽的飲食中攝取碘不足會導致流產、甲狀腺功能受損,包括甲狀腺體積增大及相關症狀(例如疲勞乏力、煩躁不安、能量代謝改變等);嬰兒則可能出現甲狀腺壓力、低智力、成長受損,以及認知和運動神經發育受損。   攝取來源: 鹹水魚、乳製品和蛋類。 含碘鹽的食品。   
了解更多
懷孕期的營養健康
懷孕期間媽媽需要特別的營養供應,確保有充足的養分儲備供胎兒生長所需。但您無需吃上兩個人的分量,只要選擇豐富的食物便營養可。您必須注意所選食物的建議分量及認識每種營養的功用,以確實您和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每餐必需:麵包、穀類、米飯、粉麵和馬鈴薯。每餐約一拳頭大少份量的碳水化合物。 每日最少 5 份:蔬菜和水果。蔬菜是葉酸、維他命A、C、膳食纖維等來源。1份約半杯熟或一杯生的蔬菜或一份個拳頭大小的水果。 每日 3 份:奶類和奶製品。1份約250毫升。 宜適量食用:脂肪和油。植物油及魚油是奧美加3、奧美加6脂肪酸的來源。 每日 1-2 份:肉類、魚類和蛋類。1份約手掌心的大小。 攝取分量無特別限制:無糖、無咖啡因的飲料,如水、檸檬水等。
了解更多
寶寶的營養健康
餵哺母乳的益處   母乳的保護因子 抗體和抗炎因子   抗體 免疫球蛋白是由免疫系統合成的蛋白質,分泌型IgA可保護寶寶免受食物致敏原和異物(微生物 — 例如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影響。    抗炎因子 母乳含抗炎因子及少量的炎症因子。 抗感染保護   抵禦微生物的物質 母乳含有多種物質抑制微生物增生,或消滅微生物,有些分子(包括脂肪酸和糖蛋白)更有助抵抗毒素。   促進嬰兒大腸內增生雙歧桿菌的物質 這些物質包括母乳乳清的糖蛋白成分(例如乳鐵蛋白)和低聚醣。雙歧桿菌生物體會產生乳酸,配合母乳有利於預防腸道疾病。 成長因子   各類組織的成長因子 表皮成長因子促進胃腸粘膜的細胞增殖,類似胰島素的成長因子可刺激腸道組織生長。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