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寶寶的小食選擇

爬行寶寶的小食選擇

爬行寶寶尚在學習如何咀嚼和好好進食,所以小食對他來說是重要的一環。先讓寶寶輕鬆地吃點 細小軟身而又快速溶在口內的小食,它們應該是容易咬碎和吞嚥的,而且應該方便他用手指拿起。
為爬行寶寶選擇小食
 
為爬行寶寶選擇小食要考慮很多因素,務求讓寶寶練習自行進食。下次選購時切記這些建議:
 
  • 有邊的星形小吃可方便寶寶使用發展中的手指拿起。
  • 為爬行寶寶而設的泡芙狀小吃能夠迅速溶化於寶寶口內。
  • 您所選的小食應該可以在寶寶的口內整塊地軟化和迅速溶化。
  • 您所選的小食應該容易黏住沾濕了的手指或手 —— 即使寶寶未懂抓住都可吃到。
  • 當寶寶開始能夠咀嚼時,較大而有洞的小食有助他學習拿捏食物。
  • 適合寶寶發展需要的曲奇餅可以是脆的,但亦要容易讓有牙或沒牙的寶寶磨成細塊,好讓寶寶安全地咀嚼和吞嚥。
爬行期能力
  • 小食應該是容易拿起和在口內溶化。
  • 大小形狀適中的食物會讓寶寶較易拿起和握著。
雀巢心得精華
先讓寶寶進食軟身食物,例如已去皮和熟透的蕃薯或熟牛油果。寶寶準備好時,可讓他進食帶點質感的軟身食物 —— 已去皮和熟透的蜜桃或沒有麵包皮的鬆軟全麥麵包。經過一點練習後,爬行寶寶或可以開始進食熟透的細小通心粉、切段的粉麵、切碎的烚蛋及軟身熟透的蔬菜。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寶寶進食小貼士
飲食習慣培養不輕鬆 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是從添加輔食開始的。然而,教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能是一個漫長且並不輕鬆的過程這是公認的事實。如果媽媽自己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您的寶寶將更容易按照您的意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但只有這一點還遠遠不夠,其他的一些方法或許會給苦惱中的媽咪提供幫助。 八項注意要牢記 ​  1. 準備一套專用餐具 大人的碗筷和杯子不適合寶寶使用。又大又重的杯、碗盛滿果汁或牛奶,寶寶會有壓迫感從而影響食慾。兒童餐具比較適合寶寶,可以帶寶寶一起去購買,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圖案和樣式,以增加吃飯的興趣。   2. 按時進餐提前通知 寶寶一天的進餐次數和進餐時間要有規律,到該吃飯的時候,就應該讓他吃飯。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對一個2歲大的寶寶,也應該事先告訴他即將要做的事情,然後給他一定的緩衝時間,避免因玩耍被打斷而產生生氣、反抗和拒絕的心理,而影響吃飯。   3. 避免揀食和偏食 少量多餐是有利於寶寶的飲食方式,但是正餐之外的點心的份量不可太多,以免寶寶到了正餐時卻吃不下。點心要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品,不要吃“垃圾”食物。每餐飯、菜、魚、肉、水果搭配好,飯前不給吃零食,不喝水,以免影響食慾和消化能力。   4. 讓寶寶一起幫忙 為了滿足寶寶的學習慾望,吃飯前媽媽可以叫寶寶一起來幫忙整理餐桌、擺碗筷等,這樣,寶寶會對用餐充滿期待,乖乖坐下吃飯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了。   5. 換換烹調方式 寶寶吃飯坐不住的理由,不一定在於菜的味道不好,有時是因為烹調的方式讓寶寶無法接受。所以不妨經常換換烹調方式,清蒸、紅燒,或是加有胡蘿蔔和玉米粒的五彩飯,讓寶寶產生新鮮感,增加吃飯的動力。   6. 不要強迫進食 雖然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有助於寶寶健康發育成長,但也不可強迫他們進食。可以先以寶寶喜歡吃的食物為主,再由少至多,逐漸加入其它食物,讓寶寶慢慢接受。只要飲食富於變化,寶寶自然樂意安安穩穩坐下吃飯。   7. 讓寶寶有飢餓感 寶寶之所以不肯乖乖坐下吃飯,有時是因為他不餓,所以要想辦法讓他有飢餓感。幾次下來,寶寶就會知道不乖乖坐下吃飯就會餓肚子。這個方法聽著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來,不能總擔心寶寶餓。   8. 少責怪多表揚 就餐氣氛要輕鬆點,才能令寶寶自在。媽媽千萬別逼著讓他多吃一口某些食物,或者對他吃飯表現不好而嚴加訓斥,甚至大動干戈。當寶寶能夠很安穩地坐住吃飯時,不要忘了表揚他,飯後爸爸媽媽也可以陪他玩一會兒作為奬勵,讓他產生關於吃飯的快樂記憶,以後對吃飯就不會很排斥了。  
了解更多
補充足夠的能量
早餐——精力充沛迎接每一天 令很多媽媽感到極為費解的是,孩子一大早起來便已精力充沛!當然,他們必須這樣,因為他們還要去發現更多的東西,為此他們將需要很多能量。早餐必須給他們提供開展上午各項活動所需的全部能量。給他們提供糧食!因為他們需要從乳製品中獲得鈣質、從糧食製品中獲得能量,這是一個充滿魔力的組合! 午餐——親子時間發現新味道 午餐時間是媽媽為寶寶提供食物的最佳時刻,您的孩子或許會到廚房一探究竟,如果您能夠利用這個機會多陪陪孩子的話,那麼午餐將能夠成為培養親子關係的特殊時刻! 菜單:蔬菜(泥糊、濃湯、搗碎或切成的小塊,具體取決於孩子的年齡)、適量肉類或魚類、乳製品(適合他們年齡的餐後甜點、或者適合大孩子的小瑞士奶酪或天然酸奶)以及一些水果(拼盤、煮熟的或者泥糊、生的、搗碎的或者碾碎的),也別忘記還有主食! 下午茶——補充能量的加油站 午睡之後,孩子又會繼續他的探險歷程。但是,他們首先需要補足燃料才能大顯身手。下午茶中應包括提供大量鈣質的乳製品(如母乳、酸奶及白奶酪等,具體取決於年齡)、為所有身體活動提供所需慢燃碳水化合物的糧食製品(嬰兒麥片粥、 嬰兒特製餅乾及一片麵包等)、以及提供維他命和纖維素來幫助消化的一些水果。 如果你的孩子錯過了重要的下午茶,您最好提前吃晚飯而不是給他們吃零食,因為這樣做會影響孩子在晚餐時的胃口。 晚餐——夜安睡的重要保障 忙碌了一天之後,為了幫助寶寶平靜下來,您需要準備一份特殊的晚餐,確保孩子一夜安睡。晚餐中應該包括蔬菜濃湯或菜泥及碳水化合物,以便給他們提供整夜所需的慢燃能量。晚餐中還應包括與年齡段相對應的適量乳製品、肉魚禽蛋類食物和一些水果,這樣才是飲食結構合理的完美一天。
了解更多
活躍起來的寶寶
滾球遊戲   當寶寶坐著時,把軟球滾向寶寶,看著他拿起球來把捏。當他在滾動或爬行時,讓球在地毯上滾動,吸引寶寶跟它追逐。 障礙遊戲   把您的客廳變成遊樂場。把枕頭、座墊或盒子放在地上,讓寶寶在其周圍遊玩。玩躲貓貓遊戲逗樂一番,引導寶寶穿過迷宮,以及把玩具放在他觸不到的地方以鼓勵他前進。 可選的玩具   繼續給寶寶一些具挑戰性和啟發性的玩具:   含推拉動作的玩具。 堆疊式玩具。 木製或軟料積木。 當寶寶拉繩或按鈕時會發聲的玩具。 結構複雜、部件可以移動和旋轉的板塊類玩具。
了解更多
解讀爬行寶寶是餓是飽
掌握何時餵哺   寶寶的肚子很小,因此您要看懂他們發出的飽餓訊號。雖然寶寶的食量看似很少,但他少吃多餐的次數比您還要多。當您在學習掌握他的餓飽跡象,其實他亦正在學習如何對您的行為作出回應。 肚餓的跡象   踢腳和坐在嬰兒高腳椅上拍擊桌面,示意「媽咪,快點餵我吧。」 把手指放進嘴巴及來點吵鬧,讓您知道他肚餓了。 小心觀察您為他準備食物,當您給他送上食物 時表現興奮。 看到食物時伸手去拿,示意「是時候開餐了。」 進食時全神貫注地看著您,並期待著您送上下一口。 掌握寶寶何時吃飽   您的寶寶一般都會表明自己已經吃飽。 吃飽的跡象   頭向側移或想遠離匙羹。 緊閉嘴巴和搖頭,示意他已吃夠了。 把碗推開並嘗試敲打您手上的匙羹。 表現得不再對進食感興趣並轉頭望向別處。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