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成長歷程

寶寶的成長歷程

懷孕是一個奇妙的歷程,充滿變化和期待。您的寶寶會每日成長,為來臨這個世界而做好準備,約 40 週後,寶寶將踏出人生重要的第一步。
 
這40週會分成3個孕期,以每三個月為一個孕期劃分,每個孕期的成長發展都是重要里程碑。
 
第一個孕期 (0-13 週)
 
第一個孕期是最令人驚歎,由一個單細胞胚胎開始,瞬間就成長至胎兒,人體主要的器官系統雛形亦已俱備。
 
從受孕第一天開始,您細小的受精卵(精子與卵子結合而形成)會經過迅速的細胞分裂和繁殖階段,然後由輸卵管下移至子宮並形成胚胎。於第二個月,您的寶寶已準備好成長為小人類了。他的主要器官開始形成,長出手指、腳趾及初期的耳朵。第三個月時,您的寶寶已可稱為胎兒,體積大概是一顆葡萄般大。他已經具備所有器官系統,而且開始動手動腳。寶寶的大腦亦開始運作,他的頭部會變得更圓,大腦、神經和肌肉也隨之發展。

媽媽的身體變化
 
  • 子宮壓迫膀胱,出現尿頻、便秘
  • 口味有所改變,突然喜歡或討厭某些食物
  • 腰酸背痛
  • 噁心、嘔吐
  • 情緒不穩

胎兒成長特徵
 
  • 五官已發育完成,懂得皺眉和嘟嘴

第二個孕期 (14-26 週)
 
寶寶的器官開始發展及逐漸成熟,體積大概像西柚般大,他的身體外層會有一層奶白色的物質(胎脂)包裹,以保護他的皮膚避免接觸羊水。這個時期您可能會跟其他孕婦一樣,感覺精力充沛,滿有力量,而且心情愉悅。您的晨吐或會減少,懷孕跡象亦慢慢變得明顯。 

媽媽的身體變化
 
  • 胃口大增
  • 乳房脹大,偶有疼痛
  • 腹部明顯突出
  • 尿頻,分泌物增多
  • 腰酸背痛
  • 有少量乳汁分泌
 
胎兒成長特徵
 
  • 可隨意活動手腳和打轉,並時睡時醒

第三個孕期 (27-40 週)
 
在懷孕期的最後兩個月,寶寶的五感已經完全發展成熟。事實上,他在體能、社交和認知發展方面都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媽媽的身體變化
 
  • 子宮變大,腰部負擔增加,腰酸背痛日益明顯
  • 下肢水腫
  • 靜脈曲張
  • 忙碌或緊張時,有機會出現子宮收縮
  • 反胃、胸口鬱悶
 
胎兒成長特徵
 
  • 會記得爸媽的聲音和說話節奏不妨在這階段進行胎教

體能發展
 
  • 能夠協調吸吮。
  • 吞嚥羊水時,會從媽媽的飲食中認識不同味道。 

社交發展
 
  • 聽到別人說話時,能識別不同的語音。
  • 記得重複播放的音樂。
  • 雙胞胎可能會在子宮內互動接觸。 

認知發展
 
  • 透過觸摸來認識自己的小手和面部。
  • 聽到外來聲音,會以動作和心跳變化回應。
  • 大腦活動會因應聲音而改變。
 
懷孕期能力
  • 認識寶寶由第一至第三個孕期的成長。
  • 了解寶寶的社交、體能和認知發展。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懷孕健康小貼示
作悶及孕吐 在懷孕首3個月內,荷爾蒙水平增加(黃體酮及雌激素)將會導致您的口味改變,嗅覺的敏感度亦會增加。這些變化可能會令大部份孕婦覺得作悶及孕吐。這通常是懷孕初期的徵狀!除了低血糖及消化系統減慢外,壓力及緊張亦會令您的敏感度增加。   解決辦法:   定時進食三餐,並容許自己吃一至兩次的均衡小食。 早餐方面,選擇低釋糖食物(穀類、麵包等)。 避免進食難消化的高脂肪食物及汽水。 進食時慢慢咀嚼,寧靜地進食,膳後稍作休息會幫助消化。若您有睡眠問題,嘗試在午間午睡。躺在床上並盡量放鬆! 消化問題 便秘、胃氣脹、胃酸倒流及胸口灼痛都是大部份準媽媽常見的毛病。這些都是由荷爾蒙所致(特別是黃體酮),會導致消化道的肌肉遲緩,同時子宮不斷長大,對其他器官亦構成壓力。   應付胃氣脹的方法:   避免進食白菜等容易發酵的食物, 或者汽水等引致胃氣脹的食物。 分餐進食、少食多餐。 進食時慢慢咀嚼。 應付便秘的方法:   選擇含豐富纖維的食物:綠色蔬菜、水果、全麥穀類及未加工的麵粉(意粉、白飯等)。以西梅或乾果作為小食。 常做輕量的運動:每天至少步行30分鐘。 食用足夠的水份,即每天約1.5公升。 應付胃酸倒流的方法:   避免進食高脂肪的食物。 避免於用餐後立即躺下。 不要經常躺下,以免腹部受壓的情況加劇。 醫生可能會給您處方適當的藥物;如有疑問,請立即告訴醫生。 孕婦另一項常見的現象為唾液過多。這是由於刺激唾液腺的神經過敏,在遇到壓力時更會加劇。為解決此問題,您應時常放鬆心情,亦可嘗試順勢治療或針灸。 腳腫、痙攣及痔瘡   缺乏鈣質及鎂質、靜脈系統受壓、荷爾蒙對靜脈壁彈性的影響…懷孕期間血液循環不足等等,多種原因都有可能引致上述的問題。主要徵狀包括痙攣、腳腫、「針拮」式痲痺、水腫(腳踝嚴重腫脹),甚至痔瘡(有時候由於經常便秘)。這些徵狀通常不太嚴重,但最好告訴醫生,並培養一些良好的習慣。   解決方法:   選擇含豐富礦物鹽(鈣質、鎂質)及維他命B群的食物:蔬菜及新鮮水果、乳製品、可可、果仁、榛子。您亦可嘗試飲用含豐富鎂質的礦泉水(雀巢的Hépar礦泉水和Contrex礦翠水等)。 穿著平底鞋 在完成淋浴前,用冷水淋腳踝至臀部,亦可嘗試按摩雙腳。 睡覺時用枕頭墊高雙腳。 避免曬太陽。 您可能需要穿著承托襪(可參考醫生意見)。 在大部份情況下,這些毛病都會自然消失。若仍有問題,切勿自行處方藥物。凡事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登記尊享試用優惠
了解更多
營養餐單參考
  食物種類 每日需求量(份) 每份份量舉例 選擇時注意   懷孕初期 (約1,800 - 2,000卡路里) 懷孕中後期 (約2,100 - 2,450卡路里) 1 碗= 250 至300 毫升 1 杯= 240 毫升   穀物 3 至4 3.5 至5 •飯 1 碗 •米粉 1.25 碗 •麵 1.25 碗 • 通心粉/ 意大利粉 1.5 碗 • 麪包(連邊)2 片 • 全穀麥類含豐富維他命,食用纖維亦較多 • 以糙米、紅米、全麥 麫包代替白米、白麫包, 可增加飽的感覺,也有助減少便秘 蔬菜 3 或以上 4 至 5 • 煮熟的菜、瓜:1/2 碗 • 未經烹煮的菜:1 碗 • 多吃鐵、鈣、胡蘿蔔 素含量較多的深綠色 菜 • 同時吃不同顏色的蔬菜和水果, 如紅蘿蔔、絲瓜、南瓜、甜椒、茄子和椰菜等,以攝取多種營養素和各種有助健康的植物化學物 水果 2 或以上 2 至 3 •橙/ 蘋果/ 梨 1 個 •布冧/ 奇異果 2 個 •水果切粒 1/2 杯 肉、魚、蛋及代替品 5 至 6 5 至 7 • 肉類(未經煮熟): 40 克或約 1 両 •30 克煮熟的肉 •雞蛋 1 隻 •豆腐 1/4 磚 • 煮熟的黃豆:約 4 湯匙, 其他煮熟的豆類約 6 至 8 湯匙 • 選擇去皮、去脂肪的 肉類 • 非油炸和低鹽的豆類 製品 • 選擇甲基汞含量低的 魚 • 減少選用醃製、鹽分 高的加工食物 奶類及代替品 1 至 2 2 每份含鈣量約300 毫克的食物奶類食品:宜選低脂或脫脂 •奶 1 杯 •芝士 2 片 •乳酪 1 盒(150 克)含鈣量高的食物: •含鈣量高的食物: •加鈣豆奶 1 杯 •板豆腐半磚 •豆腐花 1 碗 •罐頭連骨沙甸魚3 條 •芝麻 3 湯匙 • 綠色葉菜:200 克:芥蘭、小白菜;300 克: 菜心 油脂、糖、鹽 少量 少量 • 烹調食物宜採用植物油,每餐不多於 2 茶匙 • 宜用含碘食鹽,並限制每天攝入不多於 5 克 (1 茶匙)的鹽分 流質 6 至 8 杯 8 杯 • 按天氣和運動量調整份量 • 宜選白開水、清湯 (建議份量是根據懷孕前體重 45 至 60 公斤,BMI 為 18.5 至 22.9,間中有少量運動。如有疑問,請向註冊營養師查詢。)  
了解更多
表觀遺傳學
上一代如何生活會影響今天的我們 我們一貫認為,我們的特徵是被兩方面影響:表觀遺傳學認同兩者皆是,並指出我們父母,甚至祖父母的日常經驗會遺傳,亦即是我們的父母或祖父母吃甚麼、做多少運動,接觸過甚麼化學品等,都會影響今天我們的外在及內在。  針對懷孕前 準媽咪及準爸爸都要注意營養吸收,以確保將來懷中的寶寶有健康的體重及成長。  當懷孕時孕媽咪要增強營養吸收,以讓寶寶在肚子裡及日後出生後都健健康康。   寶寶出生後 要給寶寶合適的營養食物,助其發育成長。當知道今天我們吃得健康一點,多做一點運動,我們的後代會更加健康,我們便要由今天開始,培養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造就寶寶的健康人生!
了解更多
產前檢查一覽
首次檢查(第 10 至 14 周進行) 問個人資料,包括個人和家人健康情況,過往的生產紀錄 度高、磅重 驗小便 量血壓 醫生進行身體檢查,包括心臟、肺部、腹部,需要時亦會做婦科檢查 12 周或以上會檢查胎兒心跳聲 抽血,產前血液檢驗包括血型、Rh 因子、血色素及平均紅血球容積、德國麻疹抗體、乙型肝炎抗原、梅毒測試和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   覆診檢查 評估身體狀況,包括體重增長、血壓、糖尿和蛋白尿 檢查子宮大小 聽胎兒心跳聲 32 周後,檢查胎兒位置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