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健康小貼示

懷孕健康小貼示

懷孕:人們都說這是充滿喜悅的階段,但為甚麼沒有人告訴我會出現這些小毛病?孕吐、便秘、痙攣等!我十分需要一些建議,以助我安然渡過懷孕期…

在首幾週後,隨著荷爾蒙水平增加及身體的變化,您將會漸漸適應這個新平衡。最終,大部份孕婦都會出現少許不適,但隨著懷孕月數的增加,該等徵狀將會漸漸減退,您的身體將會逐漸適應。以下是應付這些小毛病的一些建議!

 
作悶及孕吐

在懷孕首3個月內,荷爾蒙水平增加(黃體酮及雌激素)將會導致您的口味改變,嗅覺的敏感度亦會增加。這些變化可能會令大部份孕婦覺得作悶及孕吐。這通常是懷孕初期的徵狀!除了低血糖及消化系統減慢外,壓力及緊張亦會令您的敏感度增加。
 
解決辦法:
 
  • 定時進食三餐,並容許自己吃一至兩次的均衡小食。
  • 早餐方面,選擇低釋糖食物(穀類、麵包等)。
  • 避免進食難消化的高脂肪食物及汽水。
  • 進食時慢慢咀嚼,寧靜地進食,膳後稍作休息會幫助消化。若您有睡眠問題,嘗試在午間午睡。躺在床上並盡量放鬆!

消化問題

便秘、胃氣脹、胃酸倒流及胸口灼痛都是大部份準媽媽常見的毛病。這些都是由荷爾蒙所致(特別是黃體酮),會導致消化道的肌肉遲緩,同時子宮不斷長大,對其他器官亦構成壓力。
 
應付胃氣脹的方法:
 
  • 避免進食白菜等容易發酵的食物, 或者汽水等引致胃氣脹的食物。
  • 分餐進食、少食多餐。
  • 進食時慢慢咀嚼。

應付便秘的方法:
 
  • 選擇含豐富纖維的食物:綠色蔬菜、水果、全麥穀類及未加工的麵粉(意粉、白飯等)。以西梅或乾果作為小食。
  • 常做輕量的運動:每天至少步行30分鐘。
  • 食用足夠的水份,即每天約1.5公升。

應付胃酸倒流的方法:
 
  • 避免進食高脂肪的食物。
  • 避免於用餐後立即躺下。
  • 不要經常躺下,以免腹部受壓的情況加劇。
  • 醫生可能會給您處方適當的藥物;如有疑問,請立即告訴醫生。

孕婦另一項常見的現象為唾液過多。這是由於刺激唾液腺的神經過敏,在遇到壓力時更會加劇。為解決此問題,您應時常放鬆心情,亦可嘗試順勢治療或針灸。
腳腫、痙攣及痔瘡  

缺乏鈣質及鎂質、靜脈系統受壓、荷爾蒙對靜脈壁彈性的影響…懷孕期間血液循環不足等等,多種原因都有可能引致上述的問題。主要徵狀包括痙攣、腳腫、「針拮」式痲痺、水腫(腳踝嚴重腫脹),甚至痔瘡(有時候由於經常便秘)。這些徵狀通常不太嚴重,但最好告訴醫生,並培養一些良好的習慣。
 
解決方法:
 
  • 選擇含豐富礦物鹽(鈣質、鎂質)及維他命B群的食物:蔬菜及新鮮水果、乳製品、可可、果仁、榛子。您亦可嘗試飲用含豐富鎂質的礦泉水(雀巢的Hépar礦泉水和Contrex礦翠水等)。
  • 穿著平底鞋
  • 在完成淋浴前,用冷水淋腳踝至臀部,亦可嘗試按摩雙腳。
  • 睡覺時用枕頭墊高雙腳。
  • 避免曬太陽。
  • 您可能需要穿著承托襪(可參考醫生意見)。

在大部份情況下,這些毛病都會自然消失。若仍有問題,切勿自行處方藥物。凡事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雀巢心得精華
  • 在懷孕首3個月內,荷爾蒙水平增加,大部份孕婦覺得作悶及孕吐
  • 便秘、胃氣脹、胃酸倒流、胸口灼痛、唾液過多、腳腫、痙攣及痔瘡都是常見的毛病
  • 在大部份情況下,這些毛病都會自然消失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市面上有多個標榜「可預防敏感」的配方奶粉牌子,它們的防敏的效果都一樣嗎?
留意返每隻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實際上都不一樣,就好似咖啡,不同牌子的咖啡使用的咖啡豆,烘培和沖調的方法都會不一樣,所以A店和B店的咖啡味道會不同。而pHF-W的配方奶粉,由於每個生產商採用的水解技術都不一樣,所以它們的切割及防敏功效也會有所不同,最好有臨床研究去證明奶粉的防敏功效啦。媽媽謹記並非市面上所有「防敏配方」的防敏功效都一樣,所以如果未能餵哺母乳,可以問返醫生哪一隻是有臨床實證的pHF-W 配方奶粉,及早幫寶寶預防敏感。 李山河醫生 ​兒科專科醫生
了解更多
「胎毒」是什麼 如何處理?
什麼是「胎毒」呢? 「胎毒」的學名是「新生兒蕁麻疹」或「毒性紅斑」。常見於嬰兒出生後兩至三天,在嬰兒的面頰、身軀、背部和手腳等部位,出現一些白色或黃色針尖般的粒狀,而周圍被紅斑包圍著。怎樣才可清除那些胎毒? 「胎毒」並不是一種病,通常於出生後數天至數周便會自然消失,因此無需要擠壓、塗抹任何藥膏或作特別護理。為什麼寶寶會有暗瘡? 寶寶的暗瘡,學名是「新生兒痤瘡」。多出現於額頭和面頰等部位,常見於出生後首數天或數周出現。寶寶有暗瘡是因為在懷孕期間,母親的荷爾蒙經由胎盤傳至寶寶體內而引起。約三個月大後會自然消失,媽媽只要保持寶寶皮膚清潔乾爽,無需要擠壓或塗抹任何藥膏的。寶寶的背部出現些粒粒,不知是否熱痱,怎麼辦呢? 若寶寶太熱出汗,而汗液積聚在皮膚上,造成毛孔阻塞,汗水無法排出,就會產生細小凸起的紅疹,這就是熱痱。熱痱多出現於寶寶的頸項、背部和胸前等部位。要預防熱痱,最重要是幫寶寶穿適量的衣物,保持皮膚乾爽涼快,減少流汗。平日,以清水替嬰兒清潔皮膚。若情況沒有改善或嚴重,便應請教醫生。什麼情況下要看醫生? 其實,如果家長不能確定寶寶身上的紅疹,是否上述的皮膚問題,就要看醫生。另外,如果有發燒、精神疲倦、吸啜困難或紅疹含濃,也要立即求醫! 資料參考: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
了解更多
產前檢查一覽
首次檢查(第 10 至 14 周進行) 問個人資料,包括個人和家人健康情況,過往的生產紀錄 度高、磅重 驗小便 量血壓 醫生進行身體檢查,包括心臟、肺部、腹部,需要時亦會做婦科檢查 12 周或以上會檢查胎兒心跳聲 抽血,產前血液檢驗包括血型、Rh 因子、血色素及平均紅血球容積、德國麻疹抗體、乙型肝炎抗原、梅毒測試和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   覆診檢查 評估身體狀況,包括體重增長、血壓、糖尿和蛋白尿 檢查子宮大小 聽胎兒心跳聲 32 周後,檢查胎兒位置
了解更多
孕吐、便秘、尿頻怎麼辦?
懷孕期的不適大都只屬短暫性質,孕婦不用驚惶。 藥物可經胎盤傳送到胎兒的血液影響胎兒。某些藥物更會令胎兒發育畸型,所以如非必要,應盡量避免服用藥物。如必須用藥,亦要經醫生處方才可服用。 部分香薰精油並不適合懷孕期間使用,如有需要,請向醫護人員查詢。   1) 噁心及嘔吐 於懷孕初期極之常見,通常只須改變飲食習慣,便可令情況改善。某些懷孕及身體異常的情況,例如雙胞胎、葡萄胎及甲狀腺毒症,亦可導致孕婦出現嚴重嘔吐。嚴重嘔吐可引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若24 小時內無法進食、體重下降小便呈深色、8小時以上無小便、感覺虛弱、暈眩、抽筋、腹痛、發燒等情況,須立刻求診,接受適當的治理   處理小貼士 選擇乾身的食物(如麵包、餅乾)、低脂的食物、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飯、麵、薯蓉)和酸味的飲料(如檸檬水、酸梅汁)。 避免進食肥膩和煎炸的食物、咖啡、蒜頭及其它香料。 早上慢慢起牀,進食後避免立即刷牙及刷舌頭。 打開窗戶以確保空氣流通。 要有足夠休息,避免體力透支。 應『少吃多餐』,每兩至三小時要進食一次,千萬不要餓着肚子。 盡量在餐與餐之間(即非進餐時)飲用流質,以避免胃脹。 切忌吸煙,家人亦應避免吸煙。 盡量減少去人多和空氣混濁的地方。 如情況嚴重,醫生亦會處方止嘔藥物舒緩症狀。    2) 心口灼熱 在懷孕期非常普遍。胃部與食道的「括約肌」受到黃體酮荷爾蒙的影響變得鬆弛,以致飯後胃酸倒流到食道,引起刺激和灼熱的感覺。肥膩的食物會使情況加劇。   處理小貼士 少吃多餐,慢慢細嚼食物,切忌太急促進食 避免進食刺激及辛辣的食物 進食後的一至兩小時內避免躺下或彎腰 睡時墊高頭部 日常穿着鬆身衣物。 切記不要亂服胃藥。服用任何藥物前應先請教醫生。   3) 便秘 一至四成的孕婦會出現便秘現象。主要是因為黃體酮賀爾蒙令腸道的平滑肌鬆弛及令腸道的正常蠕動減低,再加上腸道細胞會比平時吸收更多水分,所以便引致便秘。   處理小貼士 每日飲8至12杯流質(例如水、湯或奶),暖或熱的更佳 增加進食纖維質豐富的食物如全麥麵包、蔬菜、水果及豆類 維持適量運動,例如散步和游泳 切記不要亂服瀉藥   4) 尿頻   懷孕期母體內的腎臟血流量是正常的一倍半,加上黃體酮荷爾蒙令輸尿管的平滑肌鬆弛,所以孕婦常會有尿頻的情況。孕婦的尿道很易受到感染,若缺乏適當的治療,可引致腎炎及早產。因此,若有尿道炎的症狀如尿頻、小便赤痛或小便有血,便要及早看醫生。 處理小貼士 切記不要為避免尿頻而限制飲水或進食流質食物,因為若身體缺乏水分,只會增加尿道炎的機會 若尿道炎持續或有經常性尿道發炎,表示可能患有先天性尿道或腎臟結構異常,應盡早就醫,作出確實的診斷 資料參考: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