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奶粉標榜「可預防敏感」,醫生你點睇?

Allergy Prevention milk powder

市面上有奶粉標榜「可預防敏感」,醫生你點睇?

想為寶寶預防敏感,方法有很多,而全母乳餵哺是最佳的選擇。根據香港過敏科醫學會的防敏建議,其中提到過敏風險高的嬰幼兒,若不能全母乳餵哺,可以選擇水解配方奶粉1。媽咪要留意市面上的配方奶粉主要分普通牛奶蛋白、水解蛋白、豆奶及羊奶等4 大種類,而只有水解蛋白配方才有臨床研究証明可以預防敏感。如果媽媽有需要,可以向醫生詢問有臨床實證的pHF-W或eHF-C 配方奶粉,水解技術可降低牛奶蛋白致敏性,減低寶寶患有敏感的機會。

譚一翔醫生
兒科專科醫生
 
  1. Chan, W. M., Chan, K. C., Lee, T. H., Leung, T. F., & Tam, Y. C. (2015). Guidelines for Allergy prevention in Hong Ko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kmj.org/abstracts/v22n3/279.htm
雀巢心得精華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孕期水腫、尿頻點算好
水腫 懷孕期急增的雌激素令身體的水分大大增加。由於地心吸力的原故,水分多數會積聚於腳踝,所以有八成的孕婦會出現腳腫的情況。 於生產後,隨着體內的雌激素回復到正常水平,體內的積水很快便會減退。 如果腳腫、手腫或面腫的情況在短期內(如在數天之間)突然出現或變得嚴重,則有可能是妊娠毒血症的其中一種症狀(https://bit.ly/3jBjTdx),必須盡快看醫生。   處理小貼士 穿着舒適的便裝鞋, 尺碼須比未懷孕時稍大。 坐下時,可用矮櫈托高雙腳。 睡覺時亦可用枕頭把雙腳墊高。 切忌服用去水藥,以免令血壓下降,減低胎盤的血量供應,影響胎兒吸取氧分及營養。 尿頻 懷孕期母體內的腎臟血流量是正常的一倍半,加上黃體酮荷爾蒙令輸尿管的平滑肌鬆弛,所以孕婦常會有尿頻的情況。 孕婦的尿道很容易受到感染,若缺乏適當的治療,可引致腎炎及早產。因此,若有尿道炎的症狀如尿頻、小便赤痛或小便有血,便要及早見醫生。 在懷孕後期,子宮愈來愈大,使膀胱的容量減少,很快便會有尿意。   處理小貼士 切記不要為避免尿頻而限制飲水或進食流質食物,因為若身體缺乏水分,只會增加尿道炎的機會。 如有上述尿道炎的症狀,應盡早看醫生。當被證實患上尿道炎,便要服用經由醫生處方的抗生素。 若尿道炎持續或有經常性尿道發炎,表示可能患有先天性尿道或腎臟結構異常,應盡早就醫,作出確實的診斷。   資料參考: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
了解更多
孕媽必睇: 預防妊娠紋貼士
  塗潤膚膏 懷孕時,可於沖涼後以專給孕婦用的護膚油或橄欖油輕揉肚面、大腿內側及臀部,保持皮膚滋潤   充足睡眠 加快皮膚的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令皮膚更光滑和更具彈性   托腹帶 孕婦可考慮用托腹帶承托,減低腹部的拉扯力
了解更多
產前檢查時必須問、做的注意事項
首次的產前檢查: 首次的產前檢查通常會被安排在十至十四周進行。首次檢查的時候,護士會問你一些個人資料,包括你個人和家人的健康狀況、過往的生產紀錄。這些資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你的健康情況,以便因應你的需要及早安排最合適的護理。護士亦會評估你和胎兒的健康狀況,並為你量度身高、磅體重、驗小便和量血壓。醫生亦會為你進行身體檢查,包括心臟、肺部、腹部等,如果有需要,亦會進行婦科檢查。另外,如果你已經懷孕十二周或以上,醫生還會為你檢查胎兒的心跳聲。覆診檢查: 每次覆診,醫護人員會評估你身體的狀況,包括體重增長、血壓、糖尿和蛋白尿,護士或助產士也會檢查你子宮的大小、探測胎兒的心跳聲。到了三十二週後,護士或助產士會檢查你胎兒的位置。如果有需要,會安排你見醫生。如果檢查結果是正常,覆診檢查就完成了。最後,姑娘會安排你預約下次覆診的日期,切記取回覆卡才離開。覆診次數: 有關覆診,通常在懷孕二十八周前,會每四至六個星期檢查一次,二十八至三十六周這段時間,就會每二至四個星期檢查一次,三十六周之後就會每一至二個星期檢查一次。醫院產科或母嬰健康院或會因應個別的情況而作出適當的安排。索取證明文件: 根據僱傭條例,因為做產前檢查不能上班而要請假,可以當作病假處理的。你可以根據你的需要,向醫生申請到診紙或病假紙給你,但不是所有僱主都接受到診證明書來批准病假;有些僱主只是接受病假證明書,所以覆診前切記跟僱主了解有關病假批准的要求。如果覆診後要補發,就要收費了。還有如果你公司需要索取預產期證明,你都可以在見護士的時候提出。 產前檢查的種類 血液檢查: 在首次產前檢查,會為你進行抽血檢查,產前血液檢驗包括血型、Rh因子、血色素及平均紅血球容積、德國麻疹抗體、乙型肝炎抗原、梅毒測試和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想知多些有關的資料,可以參考 “產前血液檢驗須知” 的資料單張。如果你已經在醫管局的產科進行了抽血和產前檢查,就不用在健康院再抽血和不一定需要見醫生了。尿液測試: 產前檢查亦包括尿液測試,目的是想檢驗小便之中有沒有糖分和蛋白,以便及早發現孕婦有沒有妊娠期間的健康問題,例如糖尿病或者妊娠毒血症。這樣醫生就能夠及早為你作出跟進和處理。以下為5種於母嬰健康院比較恆常進行的產前檢查服務,如果想知到更多,可以到衞生署網頁。1. 唐氏綜合症 新生兒中,大約700人之中有一名會有唐氏綜合症。大部分人的體內細胞是有23對染色體的,唐氏綜合症是由於在第21號染色體多一條所致。大部分的唐氏綜合症是偶然發生,極少是由父母遺傳所致。服用藥物、X光照射或其他環境因素,並不會導致唐氏綜合症。 唐氏綜合症的兒童有智力發育障礙和獨特的外觀,亦可能會有結構異常,如先天性心臟病。如果給予特殊的照顧和教育,部分是能夠入讀普通學校和過着半獨立生活。 唐氏綜合症篩查方法 早孕期篩查 (11-13 周6日) 中孕期篩查 (16-19周6日) 超聲波量度 胎兒頸皮 ✓ -- 抽血驗 PAPP-A及hCG ✓ -- 抽血驗 AFP, hCG, uE3及 Inhibin A -- ✓ 檢出率 80-90% 80% 假陽性率 5% 5%  2. 超聲波檢查 超聲波檢查是檢查胎兒是否出現結構性異常的最有效方法。 在懷孕期第18至22周進行超聲波檢查,驗出嬰兒是否出現主要結構性異常情況的成功率約為三成至七成。 除視乎所涉及的異常情況或器官系統,進行超聲波檢查的醫生本身的經驗,以及所使用的超聲波儀器的解析度,也會影響檢查結果。 若超聲波檢查所發現的異常情況顯示出可能有染色體異常,便可能須要進行羊膜穿刺或臍帶穿刺等進一步創傷性檢查。  3. 妊娠糖尿病 孕婦的身體受到荷爾蒙影響,即使在正常的情況下,孕婦的小便都可能有少許糖分,不一定是患了糖尿病。 在這情況下,經醫生評估後,可能需要抽血檢查來確診。 一般而言,若果孕婦有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便需要接受血糖測試。 高危因素包括有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年齡超過35歲、過胖、在過往曾經有妊娠糖尿病和曾經生過4公斤或以上的嬰兒,患上妊娠糖尿病的機會較高。 何時進行有關測試,由醫護人員安排。如果孕婦患上妊娠糖尿病,便要適當控制飲食,少數孕婦可能需要藥物治療。如果缺乏適當的治療,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影響,例如高血壓或早產。  4. 妊娠毒血症 妊娠毒血症是一種不常見但嚴重的妊娠併發症,病發於懷孕中、後期,或剛生產後。 若孕婦有以下高危因素,她們患上妊娠毒血症的機會較高。 本身有糖尿病、血壓高或紅斑狼瘡的病歷 過往懷孕期間曾患有妊娠毒血症 近親有妊娠毒血症的懷孕病史 高齡 是次懷孕與上一胎相隔十年 懷有雙胞胎或多胎 肥胖 除嚴重水腫外,孕婦血壓會上升(如血壓高於140/90mmHg)和出現蛋白尿的情況,其他病徵包括: 嚴重頭痛 視力模糊或出現閃光 上腹疼痛、嘔吐等 孕婦如出現以上症狀,必須緊急就醫,接受監察和治療。因此症可引發子癇(痙攣)、或導致肝、腎、肺衰竭、凝血問題,對孕婦及胎兒的健康和性命構成威脅。5. 乙型鏈球菌  乙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寄存在人類腸道、泌尿和生殖系統的細菌。約10-30%懷孕婦女的陰道或直腸拭子樣本中可找到此細菌。受乙型鏈球菌寄存的孕婦,一般健康情況良好,並沒有任何病徵,少數孕婦可能會有尿道感染的症狀。乙型鏈球菌並不是性病。它如何感染新生兒? 有乙型鏈球菌寄存的孕婦,在妊娠後期,有可能將乙型鏈球菌傳給嬰兒。乙型鏈球菌是最常見引致新生兒嚴重早期感染的病菌,引起的嚴重發病和死亡率約5-10%。在香港新生兒乙型鏈球菌早期感染率為0.1%,感染可分為早或晚發性。早發性的感染: 一般發生在嬰兒出生後數小時內,症狀包括: 呼吸道出現問題,心率和血壓不穩定 腸道和腎臟出現問題 最常見的是肺部感染,血液感染和腦膜炎 晚發性的感染: 一般發生在嬰兒出生後一周或幾個月內 常見的症狀是腦膜炎 新生兒的晚發性感染不及早發性的常見。我如何知道是否有乙型鏈球菌? 醫管局轄下的產前門診及衞生署的母嬰健康院可為合符資格的本港孕婦提供乙型鏈球菌拭子普及篩查。拭子篩查是在妊娠晚期約35-37周進行,篩查過程十分簡單、快捷,並不構成任何痛楚,只需採低陰道及直腸拭子樣本,然後送到化驗室進行培菌和敏感測試。因為乙型鏈球菌存在人體內的時間不定,故孕婦早期的樣本結果並不能反映生產時的狀況,因此在接近分娩期間,約35-37周妊娠晚期進行拭子測試最為準確。若拭子測試樣本呈陽性,怎樣才可以預防孩子受到感染? 並不是每位有乙型鏈球菌寄存的母親的新生兒都會受到感染,新生兒的感染率約每100至200個乙型鏈球菌寄存的孕婦中,大概只有一個嬰兒會受到感染。 拭子測試呈陽性的孕婦,我們建議在你分娩時給你靜脈注射抗生素,可大大降低新生兒受到感染的機會。 有乙型鏈球菌寄存的孕婦,在分娩前服用抗生素是不能有效地消滅細菌,因為它常寄存在人體內,並會在抗生素療程後再復現,所以最有效預防新生兒感染的方法,是在分娩時接受抗生素靜脈注射。   每個孕媽媽體質和檢測需要各有不同,如有任何疑問,請咨詢醫護人員意見。  以上內容參考及節錄自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詳情請瀏覽: http://www.fhs.gov.hk/tc_chi/mulit_med/000051.html http://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woman/30005.html  
了解更多
妊娠糖尿病(24 至28 周)
小便裡有糖分就等於有妊娠糖尿病嗎? 不是的。孕媽咪身體受荷爾蒙影響,小便可能會有少許糖分,需經醫生評估後,看看是否需要抽血檢查確認。   高危一族 直系親屬有糖尿病 超過35 歲 過胖 過往曾有妊娠糖尿病 曾生過4 公斤或以上的寶寶   政府會為高危一族進行妊娠糖尿檢測,俗稱「飲糖水」,會在第 24 至 28 周進行。孕媽咪需於測試前一晚 12 時之後,到翌日早上進行測試(飲糖水)的兩小時後抽取血液的這段時間禁食。而非高危人士,如也想進行測試,或需自行到私家診所檢測。   患上妊娠糖尿怎麼辦? 須適當控制飲食 少數需藥物治療 定期與醫護人員跟進
了解更多
乙型鏈球菌可大可小,35 -37 周要check 吓
何時進行檢驗? 約35-37 周。 如何檢驗? 拭子篩查。護士會以拭子在孕媽咪陰道揉一下,以取得低陰道及直腸拭子樣本,然後送到化驗室進行培菌和敏感測試。孕媽咪或會因害怕而略有不適,但過程只約數秒,不會影響肚內寶寶。 如何減低寶寶受感染機會? 如孕媽咪證實有B 鏈也不用太擔心,孕媽咪須在分娩時接受抗生素靜脈注射。 B 鏈對寶寶會有甚麼影響? 早發性感染(一般在出生後數小時內):呼吸道問題、心率和血壓不穩定;腸道和腎臟問題;肺部感染,血液感染和腦膜炎。晚發性感染(一般在出生後一周或幾個月內):腦膜炎。
了解更多
注意補充營養素
孕媽咪在懷孕期,需要補充足夠營養素維持健康免疫力,孕育健康寶寶。   首13 周 葉酸、碘,維他命A 14 至40 周 葉酸、碘,維他命A、B、D、鐵、鋅,奧美加-3 脂肪酸,鈣,蛋白質供胎兒生長     碘 助寶寶生長和腦部發育 •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孕媽咪每天須攝取250 微克碘 • 日常飲食較難攝取足夠碘,或需考慮供孕婦服用的含碘多種維他命及礦物質補充劑 攝取來源: • 紫菜、海帶、蛋黃、奶類產品及海產等(海帶含碘量非常高,建議每星期進食不多於一次) 維他命A • 有助視覺發展 • 維持正常生長和免疫功能 • 過多維他命A 或令胎兒有缺陷,所以若選用營養補充劑,須先諮詢醫生 攝取來源: • 紅和黃色水果:車厘茄 • 深黃色蔬菜:南瓜、蕃薯 維他命B • 維持能量正常代謝,幫助神經系統正常運作,促進成長及發育 • 維他命B6:協助製造紅血球、荷爾蒙及抗體 • 維他命B9 (葉酸):有助預防孕媽咪貧血和胎兒患上神經管缺陷 • 維他命B12:協助製造紅血球和增進食慾 攝取來源: • 全麥穀物、魚類、肉類、奶類、蛋類、豆類和蔬菜 維他命D • 幫助身體吸收鈣質,是骨骼發展的重要元素 • 調節身體免疫功能; 有研究指出懷孕期攝取 足夠維他命D 可減低寶寶日後患上食物敏感機會 攝取來源: • 曬太陽時,皮膚會製造維他命D,建議每星期兩至三次讓陽光照射到臉及手部皮膚5 至15 分鐘 • 食物來源: 三文魚、沙甸魚、蛋黃和添加維他命D 的奶類製品 鐵質 孕媽咪需製造血液量增加,鐵質是製造紅血球重要元素之一,亦同時有助維持正常免疫功能 • 為寶寶出生後首幾個月的需要做儲備 攝取來源: • 肉類、雞蛋、深綠色菜如菜心及菠菜,果仁等 鋅 • 鐵質豐富食物一般亦含有鋅,可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幫助寶寶生長 • 可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幫助寶寶生長 攝取來源: • 肉類(如牛肉)、海鮮(如蠔) 奧美加-3 脂肪酸DHA • 構成腦部皮質層及眼睛視網膜主要成分,有助寶寶腦部及視力發展 • 有助心血管系統健康 • 懷孕期增加奧美加-3 脂肪酸攝取可有助寶寶日後預防患上敏感症狀包括哮喘、濕疹 攝取來源: • 水銀含量較低而又富含DHA 的魚類,包括三文魚、沙甸魚、木棉魚(俗稱大眼雞)等 鈣 • 幫助胎兒骨骼及牙齒生長 • 減低早產機會 攝取來源: • 牛奶、芝士、深錄色菜如菜心,小魚乾等 蛋白質 • 提供熱量,及修補身體組織 • 維持胎兒生長發育 攝取來源: • 海鮮、牛奶,雞蛋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