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moon必備Checklist

Babymoon必備Checklist

如準媽咪計劃於懷孕期間外遊,必須作好充分準備及細心計劃,以減低遇到併發症、早產和其他疾病等的機會。
計劃乘搭飛機或外遊時須考慮的問題
  1. 是次外遊的必要性
  2. 旅遊保險是否承保有關懷孕期間的併發症
  3. 旅遊保險是否承保旅遊期間初生或早產嬰兒的深切治留院費用
  4. 是否已經與妳的婦產科醫生商討有關醫療問題
  5. 如外遊期間遇到任何意外令行程延誤,準媽咪是否已作好準備


什麼時候適合外遊


懷孕初期,準媽咪可能會經歷嘔吐的情況,甚至有小產的風險。懷孕後期外遊,妳會容易感到疲倦或不適。一般航空公司都不會接納懷孕後期的孕婦乘搭飛機,飛行前應先查詢航空公司及保險公司有關的條款。
一般來說,懷孕中期外遊可能較為輕鬆。懷孕越接近後期,隨時分娩的機會越大。在飛行途中或外遊期間遇到早產或發現其他懷孕期併發症,很多時未必能夠找到適當的醫療服務去處理問題。另外,準媽咪應該避免在等候化驗報告時外遊,以免延誤接受治療的時機。
飛行途中會有什麼風險或問題?
 

(一) 深靜脈血栓形成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指在腿部或盆骨形成的血凝塊。懷孕期間至生產後6周內遇到以上問題的風險較高。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較高的孕婦
 
  • 肥胖
  • 多胎妊娠
  • 遺傳性血栓疾病
  • 家族史中擁有深靜脈血栓形成者
  • 某些疾病會增加深靜脈血栓風險
 

(二) 鼻塞或耳朵不適


飛行期間引致鼻塞的機會大大提高。氣壓的轉變加上鼻塞,會令耳朵感到不適。
 

(三) 暈浪症


飛行期間,孕婦可能出現暈浪症狀。
 
飛行期間的注意事項
  1. 選坐通道兩旁的座位,方便定時在飛機內走動
  2. 每30分鐘在座位上進行伸展運動
  3. 穿着鬆身衣服及寬鬆的鞋履登機
  4. 多喝開水,避免飲用含酒精及咖啡因飲品
  5. 適度調整安全帶,繫於腹部之下
  6. 假如旅程需四小時或以上,可穿着漸壓式彈性襪
 
在什麼情況下不宜飛行
 
  1. 有早產的跡象
  2. 嚴重貧血
  3. 近期有陰道出血的情況
  4. 近期曾有骨折情況或進行腹部手術
  5. 嚴重健康問題
  6. 被醫生勸喻不宜飛行
 
計劃旅遊時應注意及考慮事項
  1. 小心選擇旅遊地點
    不應前往有傳染病持續傳播的地區(如寨卡病毒、登革熱等),並與醫生商討是否需要注射有關疫苗或準備相關藥物。孕婦亦應留意當地婦產科的醫療設施,預防萬一。
     
  2. 注意傳病媒介疾病及食物安全和衞生。
     
  3. 必須攜帶你所服食的藥物、醫療記錄及旅遊保險文件。

懷孕期間可以浸溫泉嗎?

不可以,懷孕期間不適宜使用桑拿、溫泉及蒸氣浴。由於荷爾蒙的改變,孕婦一般會感到身體較暖及容易暈眩,若果此時在浸溫泉或焗桑拿,若未必能及時排汗,會導致體溫上升,血液流向會集中於皮膚表面作降溫,導致腦部缺血,容易暈倒。
 
資料參考: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
雀巢心得精華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孕期水腫、尿頻點算好
水腫 懷孕期急增的雌激素令身體的水分大大增加。由於地心吸力的原故,水分多數會積聚於腳踝,所以有八成的孕婦會出現腳腫的情況。 於生產後,隨着體內的雌激素回復到正常水平,體內的積水很快便會減退。 如果腳腫、手腫或面腫的情況在短期內(如在數天之間)突然出現或變得嚴重,則有可能是妊娠毒血症的其中一種症狀(https://bit.ly/3jBjTdx),必須盡快看醫生。   處理小貼士 穿着舒適的便裝鞋, 尺碼須比未懷孕時稍大。 坐下時,可用矮櫈托高雙腳。 睡覺時亦可用枕頭把雙腳墊高。 切忌服用去水藥,以免令血壓下降,減低胎盤的血量供應,影響胎兒吸取氧分及營養。 尿頻 懷孕期母體內的腎臟血流量是正常的一倍半,加上黃體酮荷爾蒙令輸尿管的平滑肌鬆弛,所以孕婦常會有尿頻的情況。 孕婦的尿道很容易受到感染,若缺乏適當的治療,可引致腎炎及早產。因此,若有尿道炎的症狀如尿頻、小便赤痛或小便有血,便要及早見醫生。 在懷孕後期,子宮愈來愈大,使膀胱的容量減少,很快便會有尿意。   處理小貼士 切記不要為避免尿頻而限制飲水或進食流質食物,因為若身體缺乏水分,只會增加尿道炎的機會。 如有上述尿道炎的症狀,應盡早看醫生。當被證實患上尿道炎,便要服用經由醫生處方的抗生素。 若尿道炎持續或有經常性尿道發炎,表示可能患有先天性尿道或腎臟結構異常,應盡早就醫,作出確實的診斷。   資料參考: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
了解更多
表觀遺傳學
上一代如何生活會影響今天的我們 我們一貫認為,我們的特徵是被兩方面影響:表觀遺傳學認同兩者皆是,並指出我們父母,甚至祖父母的日常經驗會遺傳,亦即是我們的父母或祖父母吃甚麼、做多少運動,接觸過甚麼化學品等,都會影響今天我們的外在及內在。  針對懷孕前 準媽咪及準爸爸都要注意營養吸收,以確保將來懷中的寶寶有健康的體重及成長。  當懷孕時孕媽咪要增強營養吸收,以讓寶寶在肚子裡及日後出生後都健健康康。   寶寶出生後 要給寶寶合適的營養食物,助其發育成長。當知道今天我們吃得健康一點,多做一點運動,我們的後代會更加健康,我們便要由今天開始,培養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造就寶寶的健康人生!
了解更多
寶寶的成長歷程
了解更多
「胎毒」是什麼 如何處理?
什麼是「胎毒」呢? 「胎毒」的學名是「新生兒蕁麻疹」或「毒性紅斑」。常見於嬰兒出生後兩至三天,在嬰兒的面頰、身軀、背部和手腳等部位,出現一些白色或黃色針尖般的粒狀,而周圍被紅斑包圍著。怎樣才可清除那些胎毒? 「胎毒」並不是一種病,通常於出生後數天至數周便會自然消失,因此無需要擠壓、塗抹任何藥膏或作特別護理。為什麼寶寶會有暗瘡? 寶寶的暗瘡,學名是「新生兒痤瘡」。多出現於額頭和面頰等部位,常見於出生後首數天或數周出現。寶寶有暗瘡是因為在懷孕期間,母親的荷爾蒙經由胎盤傳至寶寶體內而引起。約三個月大後會自然消失,媽媽只要保持寶寶皮膚清潔乾爽,無需要擠壓或塗抹任何藥膏的。寶寶的背部出現些粒粒,不知是否熱痱,怎麼辦呢? 若寶寶太熱出汗,而汗液積聚在皮膚上,造成毛孔阻塞,汗水無法排出,就會產生細小凸起的紅疹,這就是熱痱。熱痱多出現於寶寶的頸項、背部和胸前等部位。要預防熱痱,最重要是幫寶寶穿適量的衣物,保持皮膚乾爽涼快,減少流汗。平日,以清水替嬰兒清潔皮膚。若情況沒有改善或嚴重,便應請教醫生。什麼情況下要看醫生? 其實,如果家長不能確定寶寶身上的紅疹,是否上述的皮膚問題,就要看醫生。另外,如果有發燒、精神疲倦、吸啜困難或紅疹含濃,也要立即求醫! 資料參考: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
了解更多
孕媽必睇: 預防妊娠紋貼士
  塗潤膚膏 懷孕時,可於沖涼後以專給孕婦用的護膚油或橄欖油輕揉肚面、大腿內側及臀部,保持皮膚滋潤   充足睡眠 加快皮膚的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令皮膚更光滑和更具彈性   托腹帶 孕婦可考慮用托腹帶承托,減低腹部的拉扯力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