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習一下坐月Dos & Donts

溫習一下坐月Dos & Donts

媽咪生產後, 身體需要時間復元, 坐月期間, 可以參考以下Dos & Don'ts,配合中西醫學建議,養出比產前更好的身體!
Dos 
  • 爭取時間休息:跟寶寶作息,爭取最多休息時間,讓身體復元
  • 外出穿外套、長褲,戴帽:若要帶寶寶到健康院,要保護身體,免吹風
  • 用暖熟水洗手:促進血液循環
  • 用薑及暖熟水沖涼:去風
  • 食得健康:緊記適時補身
  • 保持心情愉快:寶寶也會愉快起來
  • 保持和伴侶溝通:記得老公是陪您走一輩子的人
Dont's
  • 拿重物:以免拉扯分娩傷口
  • 吹風:產後身體虛弱,以免「入風」引起頭痛或關節痛
  • 碰冷水:以免令手腳痳痺不適
  • 食生冷及不健康食物:以免容易生病
  • 情緒低落:有甚麼事情都可以和家人好好商量,積極解決問題
雀巢心得精華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寶寶首三個月快速成長
奇妙的大腦   有趣的是,在兩歲之前,寶寶大腦的體積已達成人腦部的八成。首數月寶寶的大腦會發展出很多複雜系統,並一直沿用至長大。要妥善建立這些路徑,他需要充足的營養,否則大腦未必能全面發展。鋅、鐵、碘、維他命B、膽鹼、 DHA奧美加3脂肪酸等對大腦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首數月,寶寶的大腦會透過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攝取上述營養。 不斷成長的小肚子   首數月寶寶製造的消化酵素很有限,所以他只能消化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質,而母乳在比例上含有更多乳清蛋白,較易讓嬰兒消化及吸收。隨年月成長,他的消化道會逐漸成熟,慢慢開始進食和消化不同食物。 母乳對於寶寶發展中的消化系統較為溫和,因為新生寶寶的消化系統在首六個月仍正在不斷成長,對於母乳以外的蛋白質源會非常敏感。而且,母乳比普通牛奶配方奶粉有更多乳清蛋白,通常較易被寶寶發育中的消化系統所消化和耐受。   直至六個月大之前,寶寶只會從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中攝取身體所需營養,所以您無需為他的進程太過著急。但需留意普通牛奶蛋白配方奶粉含有較大蛋白分子,較難消化及有可能引致寶寶患敏感症。   登記尊享試用優惠
了解更多
如何分辨寶寶是「飽」是「餓」? - 6個月BB奶量
如何分辨寶寶是「飽」是「餓」?
初生數天,胃部容量小,BB 正常吃奶量小,每次小睡 2 至 3 小時便醒來吃奶。 之後數星期,約 3 至 4 小時要吃奶,每次大概 60 至 90 毫升。有時會頻密索食,可按他們需要餵哺。  1 至 2 個月,吃奶會較有規律。2 至 6 個月期間,BB吃的奶量會多一點,因一些寶寶識分晝夜,在晚上可連續睡 5 至 6 小時,至清晨才吃奶。 1) 寶寶餓了的訊號   舔嘴唇 頭轉向兩邊並張嘴覓食 吸吮小手或拳頭 若太餓或會煩躁、哭鬧   2) 寶寶飽了的訊號   合上嘴巴 吸吮慢下來或不再吸吮 放開或頂出乳頭 推開乳房 轉開頭 拗起背 放鬆甚至睡著  我的寶寶比其他同齡寶寶吃得少? 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他們會按生長所需調節吃奶量,有時吃得特別多,之後幾天可能又吃得少一點,只要寶寶表現活潑,生長正常,便不用擔心,家長不需過份執著每餐要寶寶吃特定份量,不用勉強寶寶把奶吃完。 媽媽反而要留意寶寶是否吸收到「啱分量、高質量」營養,支持寶寶健康長肉! 立即了解更多高質優量萃乳營養: https://bit.ly/3kk6Fbh   如寶寶經常吸吮手指,爸爸媽咪要常清潔寶寶的手,確保手指清潔。
了解更多
0 至 2 歲接種疫苗時間表
注射防疫針計劃     政府醫院/ 母嬰健康院 私家診所 初生 • 卡介苗 • 乙型肝炎疫苗(第 1 針) (會在寶寶出世時在所屬醫院注射) 1 個月 乙型肝炎疫苗(第 2 針) 6 星期   • 六合一: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乙型肝炎、白喉、破傷風、無細菌胞型百日咳,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第 1 針) •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第 1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13(第 1 針) 2 個月 • 四合一: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疫苗(第 1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1 針)   4 個月 • 四合一: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疫苗(第 2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2 針) • 六合一: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乙型肝炎、白喉、破傷風、無細菌胞型百日咳,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第 2 針) •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第 2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2 針) 6 個月 • 四合一: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疫苗(第 3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3 針) • 乙型肝炎疫苗(第 3 針) • 六合一: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乙型肝炎、白喉、破傷風、無細菌胞型百日咳,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第 3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3 針) 1 歲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4 針) •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 1 針) • 水痘疫苗(第 1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13(第 4 針) • 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 1 針) • (甲型肝炎疫苗)(第 1 針) 1 歲半 • 四合一: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疫苗(第 4 針) • 五合一: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白喉、破傷風、無細菌胞型百日咳,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第 4 針) • 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 2 針) • (甲型肝炎疫苗)(第 2 針) 2歲   • (腦膜炎雙球菌疫苗ACWY) 註:()括號內的疫苗為較不普遍,家長可自行選擇是否為兒童接種 在私家打3 針「六合一」,那麼乙肝疫苗會接種了4次,比起公立多了一次,這沒問題嗎? 世界衞生組織(WHO)有建議這個做法,即打齊3 針「六合一」,乙肝變相會接種 4 次,我也會這樣建議家長,尤其如果媽咪是乙肝帶菌者。而有些醫生可能會在第四個月的針改為「五合一」,即不包括乙肝,即乙肝與政府安排一樣只接種 3 次,這也是可以的,也是世衞的建議。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了解更多
母嬰健康院登記
甚麼是黃疸? 是寶寶出生後一個月內眼白及皮膚發黃的現象,主因血液中的膽紅素過高。 膽紅素是由身體內紅血球經正常分解後而產生,初生寶寶因肝臟未發展成熟,未能快速處理膽紅素,所以便堆積在身體入面,形成黃疸。 大部分情況下,會在一至兩星期內逐漸消退,但如果未有消退,膽紅素急升,則有可能進入腦細胞,導致失聰、弱智、痙攣,甚至死亡。 寶寶出生後3 至5 天,體內膽紅素才會升至最高狀態,如果寶寶一兩天便已出院,便應聯絡母嬰健康院跟進。 曬太陽可以退黃疸? 曬太陽不是最適當方法,有需要時,宜與醫生跟進治療。
了解更多
「陪月」與外傭如何分工
陪月員 外傭 為產後媽咪進行全面護理,如烹調湯水、預備有營養的膳食、按摩等 一般家務,如掃地、抹窗、洗衣服 照顧初生寶寶,如餵食、換片、洗澡、掃風等 預備媽咪以外其他家人的三餐膳食 和寶寶到健康院檢查 協助陪月,學習照顧坐月媽咪及寶寶的知識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