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及換片程序

洗澡及換片程序

吃飽飽,便便後,寶寶心情愉快。來為寶寶浸個暖水浴,令寶寶更舒爽!
洗澡程序

Step 1 先放冷水再加熱水,水位高度大概 5 至 8 厘米。用手肘或溫度計試水溫,以攝氏 37 至 38℃為宜。

Step 2 將嬰兒沐浴露加到水中。

Step 3 用沾了熟水的紗巾,依次清潔眼睛、額頭、面頰和口部。

Step 4 用少許嬰兒肥皂清潔頭部,用旋轉動作由前面洗到後面,小心勿讓水和泡沫流入寶寶耳朵和眼睛,徹底清潔後用毛巾印乾頭部。

Step 5 為寶寶脫衣服後, 一手托著頭和頸部, 另一手托著臀部, 然後將寶寶身體放入水中, 讓水位浸至肩膀。

Step 6 清潔皺摺位, 例如頸、腋下、手肘內側、大髀、膝蓋後部摺位。

Step 7 輕輕打開手仔,清潔小手掌和小手指,然後清潔小腳掌和小腳趾。

Step 8 一手托著寶寶頸部,另一手托著腋下,然後翻轉身體。放在腋下的手把寶寶上半身輕輕托起,以免面部浸入水中。

Step 9 翻轉寶寶後,一手托穩身體,另一手則清潔寶寶的背部及臀部。

Step 10 托著寶寶頭頸,同時提起雙腳,將寶寶放在預先攤開的毛巾上,輕輕用毛巾抹乾身體,特別是皺摺位。然後穿上尿片,塗上潤膚膏,再穿衣服。
雀巢心得精華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溫習一下坐月Dos & Donts
Dos  爭取時間休息:跟寶寶作息,爭取最多休息時間,讓身體復元 外出穿外套、長褲,戴帽:若要帶寶寶到健康院,要保護身體,免吹風 用暖熟水洗手:促進血液循環 用薑及暖熟水沖涼:去風 食得健康:緊記適時補身 保持心情愉快:寶寶也會愉快起來 保持和伴侶溝通:記得老公是陪您走一輩子的人 Dont's 拿重物:以免拉扯分娩傷口 吹風:產後身體虛弱,以免「入風」引起頭痛或關節痛 碰冷水:以免令手腳痳痺不適 食生冷及不健康食物:以免容易生病 情緒低落:有甚麼事情都可以和家人好好商量,積極解決問題
了解更多
量度體溫及發燒護理
量度體溫方法 方法 正常體溫 發燒 耳探 35.8℃ - 38℃(96.4 ℉ - 100.4 ℉) 38.1℃(100.6 ℉)或以上 腋探 34.7℃ - 37.3℃(94.5 ℉ - 99.1 ℉) 37.4℃(99.3 ℉)或以上 肛探 36.6℃ - 38℃(97.9 ℉ - 100.4 ℉) 38.1℃(100.6 ℉)或以上 發燒護理貼士  1. 定時量度體溫 宜每隔 4 小時替寶寶量度 1 次體溫,觀察寶寶發燒狀況。  2. 遵從醫生指示服藥 按醫生指示每隔 4 至 6 小時服用退燒藥,次數、份量及服用方法必須跟從處方。  3. 補充水份 發燒會令身體的水份流失得更快,須為寶寶補充適當水份。例如母乳含有充足水份,媽咪可以增加母乳餵哺的次數,以補充失去的水份。  4. 穿著適量衣服 穿著太多衣服會令體溫上升,必須替寶寶穿透氣吸汗的衣服,物料以棉質為佳,出汗後要盡快抹乾及更換衣服。  5. 保持空氣流通 可開風扇及打開窗戶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或開冷氣調教溫度至 25℃,給予寶寶舒適乾爽環境。6. 充足休息 發燒會令寶寶疲倦乏力,不宜再讓寶寶去託兒所等地方,讓寶寶留在家中充足休息。  7. 泡暖水浴 暖水浴雖然沒有退燒作用,但泡暖水能令寶寶舒服一點,助寶寶放鬆一下。如果寶寶發燒太熱,也可以暖水濕布替寶寶抹身降溫。  8. 退熱貼 可購買適合寶寶使用的退熱貼,貼在額頭或身體適合部位,以助寶寶身體降溫。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了解更多
為寶寶提供最好
母乳令寶寶更加健康 天然的東西總是天衣無縫的。由母體提煉的母乳能夠滿足寶寶的所有營養需要。「度身訂造」的母乳的鈉含量和過敏性低,而且含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酵素和必要的脂肪酸,促進寶寶出生後頭幾個月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均衡發展。   母乳比牛奶更易消化,完全適合初生嬰兒的消化系統,能夠減少胃氣、便秘和肚瀉的風險,那麼寶寶就會少哭一點,夜晚又安睡得好一點… 對父母亦有好處!   另一個好處是,母乳含豐富的母體抗體,能夠強化寶寶尚未發育的免疫系統,所以飲用母乳的寶寶較少受到細菌感染,患耳朵發炎、傷風和腸胃感冒等疾病的風險亦較其他幼童低。飲母乳的寶寶患食物敏感的機會亦比飲牛奶的寶寶低。   此外,母乳亦有助發展寶寶的味覺,因為母乳的味道是取決於您吃的食物(例如甜、辛辣和香濃等)。您的寶寶會隨之接觸不同的氣味,這樣有助他們的感官發展。您的小食家一定會很喜歡!   最後一項是,母乳的成份會隨著時間,根據寶寶的需要而改變(初時會較稀,然後逐漸變得更濃以增加飽肚感),您的寶寶是飲夠即止的,覺得飽就會停下來。試想像一下,寶寶在您的懷中入睡,他的唇上還有一滴母乳… 母乳可使寶寶的情緒更加穩定 「當我在餵哺母乳的時候,我的世界好像只剩得我和寶寶一起,沉醉於喜悅當中。」餵哺母乳的時候,媽媽和寶寶互相凝望,彼此的微笑和悄悄話,是促進二人關係的珍貴時刻。如此的肌膚之親延續了寶寶在子宮時的母子連繫,讓寶寶更有安全感。餵哺母乳不只為寶寶提供食物,而且有助鎮靜寶寶的情緒,使其放鬆和更易入睡。這些「擁抱和餵哺」就像是溫暖窩一樣,有助維持寶寶情緒和心理上的穩定,提供無限量的呵護! 我應該餵哺母乳多久? 我應該持續餵哺母乳一個月、三個月、半年還是更久呢?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母親在寶寶出生後頭六個月只餵哺母乳,而不是餵其他食物或飲品。只餵哺母乳六個月,很難想像吧。我們當然知道餵哺母乳時間越長,對寶寶越有益。但要餵哺多久,還是要看媽媽和寶寶的意願,以及媽媽的生活方式。無論您決定餵哺多久,對寶寶來說都是額外的益處!
了解更多
0 至 2 歲接種疫苗時間表
注射防疫針計劃     政府醫院/ 母嬰健康院 私家診所 初生 • 卡介苗 • 乙型肝炎疫苗(第 1 針) (會在寶寶出世時在所屬醫院注射) 1 個月 乙型肝炎疫苗(第 2 針) 6 星期   • 六合一: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乙型肝炎、白喉、破傷風、無細菌胞型百日咳,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第 1 針) •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第 1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13(第 1 針) 2 個月 • 四合一: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疫苗(第 1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1 針)   4 個月 • 四合一: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疫苗(第 2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2 針) • 六合一: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乙型肝炎、白喉、破傷風、無細菌胞型百日咳,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第 2 針) •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第 2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2 針) 6 個月 • 四合一: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疫苗(第 3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3 針) • 乙型肝炎疫苗(第 3 針) • 六合一: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乙型肝炎、白喉、破傷風、無細菌胞型百日咳,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第 3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3 針) 1 歲 •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第 4 針) •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 1 針) • 水痘疫苗(第 1 針) • 肺炎鏈球菌疫苗13(第 4 針) • 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 1 針) • (甲型肝炎疫苗)(第 1 針) 1 歲半 • 四合一: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疫苗(第 4 針) • 五合一: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白喉、破傷風、無細菌胞型百日咳,滅活小兒痳痺混合(第 4 針) • 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 2 針) • (甲型肝炎疫苗)(第 2 針) 2歲   • (腦膜炎雙球菌疫苗ACWY) 註:()括號內的疫苗為較不普遍,家長可自行選擇是否為兒童接種 在私家打3 針「六合一」,那麼乙肝疫苗會接種了4次,比起公立多了一次,這沒問題嗎? 世界衞生組織(WHO)有建議這個做法,即打齊3 針「六合一」,乙肝變相會接種 4 次,我也會這樣建議家長,尤其如果媽咪是乙肝帶菌者。而有些醫生可能會在第四個月的針改為「五合一」,即不包括乙肝,即乙肝與政府安排一樣只接種 3 次,這也是可以的,也是世衞的建議。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了解更多
「坐月」7大宜忌
「坐月」checklist   薑 媽咪坐月時需要用薑水沖涼及洗頭,以驅寒去風,可以先買一些出院後數天可用,之後可請陪月員或家人代為購買。   大沖涼盆 盛載薑水洗滌之用。   炒米茶 媽咪生產後一般以炒米茶代清水飲用,炒米有補氣作用,可以先預備炒米、南棗、果皮、圓肉、無花果及通草等按媽咪喜好口味的材料備用。   薑醋 薑醋能暖胃驅寒和活血祛瘀。除了「坐月」媽咪可食之外,也可預備一些讓親朋戚友們過了「12 朝」來探望時給大家吃。   餵哺用品 奶泵、乳墊、餵奶Bra、餵奶衫、餵奶巾、餵奶枕、羊脂乳頭膏(餵哺後可塗在乳頭滋潤)。   營養補充劑 例如可繼續服用多種維他命丸和DHA。媽咪生產後需要補充營養,而且也可令乳汁營養更豐富。   補品 例如花膠、高麗參、海參及鹿茸等,視乎媽咪的不同需要而自行決定。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