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成長進度達標嗎?

寶寶的成長進度達標嗎?

初生寶寶出院前一般已進行了常規身體檢查,出院後到母嬰健康院登記,健康院會繼續定期跟進寶寶的健康情況,及早診斷出寶寶有沒有甚麼健康問題。家長也可留意自己的寶寶發展情況,如有疑問,要尋求醫生意見。
 
  0 至3 個月 4 至6 個月
大肌肉 • 滿3 個月時,趴下來時,可提起頭部和胸部 • 學會翻身
• 約6 個月大,會學坐
• 趴下或躺卧時,會踢腳
視覺 • 視力較弱,只依稀看到形狀
• 目光會追著有興趣的東西移動
• 喜歡色彩繽紛的圖畫
• 遠距離(1 至2 米外),也能認出熟悉的人
手眼協調 • 偶爾能拿起物件放進嘴裡
• 可緊握物件
• 會將手仔放入口。
• 會抓住有興趣的東西,放入口中探索
語言 • 會發出「呀」、「嗚」等聲音
• 看到有趣的東西,會「咔咔」地笑
• 聽到爸媽或熟人說話,會將注意力轉移到聲音方向
• 開始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社交 • 透過眼神和反應交流
• 被逗樂會笑
• 會對別人展露微笑
• 開始懂得認人

滿三個月的嬰兒可以有以下各方面的能力
活動
  • 會更流暢和自如地擺動身體及四肢。
  • 間中會用力伸直雙腳或踢腿。
  • 俯臥(即趴著)時能抬起頭,還會用前臂支撐身體,挺起胸膛。
  • 扶寶寶坐起來時,他會抬起頭,而且頭兒不會晃來晃去。
  • 會放鬆及張開手掌。
  • 能張開手抓住放近手邊的搖鈴。
  • 會把手放到嘴邊吸吮。
  • 能把雙手放在面前把弄。
  • 會用力擺動身體和雙手,嘗試觸摸懸垂的物件。
     
視覺
  • 張望四周的環境。
  • 會定神注視人的臉孔,尤其是媽媽的臉孔。
  • 能從較遠(數呎或一至兩米外)認出熟悉的人,視線更會隨熟悉的人而移動。
  • 視線和頭部會追隨物件而左右轉動。
  • 會注視和把玩自己的小手。
     
聽覺及語言能力 
  • 頭部會隨聲音(如媽媽的聲音)的方向轉動。
  • 會聆聽音樂。
  • 聽至熟悉的聲音會笑,聽到媽媽的聲音會笑得更高興。
  • 開始模仿或發出某些聲音,如「咕咕」聲和「呀呀」聲。
     
社交溝通技巧  
  • 會以微笑與人溝通,尤其愛對熟悉的人笑。
  • 模仿媽媽的表情。
  • 會用哭鬧、發出咕咕聲、不同的表情和身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
  • 喜歡別人和他嬉戲,停止嬉戲時或會哭鬧。

促進寶寶的發展
這時候寶寶需要你經常安撫才會有安全感,這樣可培養他對你的信任,從而建立他的自信,使他能夠逐步離開你的懷抱去學習和探索,發展成一個獨立、有自信的人。

你可以做的:
  • 對寶寶的需要作出反應。
  • 摟他、抱他。
  • 和寶寶說話,唱歌給他聽。
  • 讓寶寶從不同角度及位置探索四周環境。逗他玩時不一定要仰臥在床上,可以讓寶寶俯臥。這樣不但可強化他頸部的肌肉,還可讓他更容易地觀察四周。不過,當寶寶俯臥時,記緊要有成人看顧。當寶寶能支撐自己的頭部,抱他的時候可以讓他面向外邊,看看四周的景物。
     
你可以選擇的玩具:
  • 搖鈴,讓寶寶握住搖動。
  • 色彩奪目和會發聲的懸垂玩具。
  • 把不易破的玩具鏡子掛在寶寶的床邊,讓他看看、摸摸。
  • 能播放悠揚音樂的音樂盒、錄音帶、光碟等。
     
你的寶寶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發展速度。以上資料只作為嬰孩在發展上轉變的參考。即使寶寶在某方面的發展進度與上文不同,只是表示他可能在這些方面需要多點關注,父母亦不必過份擔心。

如有以下情況, 應請教醫護人員

寶寶已三個月大,可是卻:
  • 身體軟弱無力或者僵硬。
  • 很少動,俯臥(即趴着)連抬頭一會兒也不能。
  • 總是握緊拳頭,放搖鈴到他手裡也不會抓住。
  • 不會注視自己雙手。
  • 視線不會隨眼前的物件移動。
  • 對響亮的聲音沒有反應。
  • 不會發出聲音。
  • 聽見你的聲音或看見你的臉也不會笑。

想知道更多各育兒階段會遇到的情況及應對方法,歡迎加入雀巢防敏媽媽會,免費獲取更多懷孕及育兒小錦囊!
活動資訊 活動資訊
BB皮膚常見問題大全
1. 異位性皮膚炎/ 小兒濕疹 徵狀:3 大特徵為乾燥、痕癢及皮膚紅 • 嚴重時皮膚出現細小水泡,水泡穿破後會結成痂 • 十分痕癢,搔癢後的皮膚會變得厚硬和粗糙(慢性濕疹) • 好發於面頰、手肘(及手肘皮膚摺位)、膝蓋(後摺位)和身軀成因: • 主因未明,相信與遺傳有關,但不會傳染 • 家族成員可能患有鼻敏感和哮喘等敏感性病,或對某些物品有敏感反應,如清潔劑、花粉、塵埃或食物等預防及護理: • 衣物 - 選擇全棉衣服,如冬天必須穿羊毛衣保暖,可先為寶寶穿上棉質內衣後,才穿上羊毛外衣 - 新買的衣物先洗一次,以洗掉新衣服的化學物質 • 家居 - 塵蟎是主要致敏原,選擇織布密度較高的床單和包單,以免積聚塵蟎 - 當吸塵時,帶寶寶遠離正在清潔的範圍,以免寶寶吸入揚起的塵埃 - 盡量別讓寶寶接觸毛公仔,因為毛公仔的毛質容易積聚塵蟎,如真的購買了毛公仔,可在每天陽光最充沛的時段,拿出毛公仔曬一會兒,可減少塵蟎積聚 - 同住家人別吸煙,以免令空氣污濁 - 不宜過度消毒家居,如太頻密消毒家居,反而增加寶寶對食物或環境的敏感反應,容易引發敏感症狀 • 日常護理 - 避免用過熱的水洗澡,或泡澡太久也會令皮膚更乾燥。建議可使用沐浴油泡澡,水溫宜在攝氏37 度 - 經常潤膚保持皮膚濕潤,減少痕癢治療: - 醫生會按個別情況給予藥物治療,如處方含有類固醇或抗生素的藥膏 2. 嬰兒粟米疹 徵狀: • 如針尖般大小的白色或黃色小丘疹 • 多出現於寶寶的額頭、面頰和鼻子成因: • 皮脂腺未完全發育相關護理: • 出生後2 至3 周會漸漸消散,毋須特別治療 3. 熱痱 徵狀: • 細小凸出的紅疹 • 多出現於頸、背部和心口成因: • 過熱流汗,汗積聚在皮膚上引起護理: • 替寶寶清潔皮膚,保持皮膚乾爽 • 穿適量衣服 4. 尿布疹 徵狀: • 起初為紅斑,後來出現細小凸起的紅疹 • 多出現在穿著尿片的地方,如臀部、下腹、大腿、外陰及會陰成因: • 因尿液及便便刺激皮膚引起護理: • 多些換片,保持寶寶皮膚乾爽 • 換片時宜用暖水沾濕棉花清潔,避免用濕紙巾刺激寶寶皮膚 • 換片後可塗上Pat Pat 膏,保護寶寶皮膚 • 不要使用爽身粉,以免其與尿液混合阻塞毛孔,令情況惡化
了解更多
出生登記及領出世紙
登記步驟: 1. 先了解寶寶出生的醫院所在的出生登記處是哪一間(醫院一般會提供) 2. 預約:可網上預約或電話預約 3. 帶同正本文件前往登記:父母的香港身份證或有效旅行證件,以及結婚證書   寶寶要領身份證嗎? 11 歲以下的小朋友一般毋須領取身份證,但如果想帶寶寶外遊,便要替寶寶辦理香港特區護照,而辦理護照需要有身份證,所以護照和身份證一般會一併辦理。如果會帶寶寶返內地,也可預先申請回鄉證。  
了解更多
如何分辨寶寶是「飽」是「餓」? - 6個月BB奶量
如何分辨寶寶是「飽」是「餓」?
初生數天,胃部容量小,BB 正常吃奶量小,每次小睡 2 至 3 小時便醒來吃奶。 之後數星期,約 3 至 4 小時要吃奶,每次大概 60 至 90 毫升。有時會頻密索食,可按他們需要餵哺。  1 至 2 個月,吃奶會較有規律。2 至 6 個月期間,BB吃的奶量會多一點,因一些寶寶識分晝夜,在晚上可連續睡 5 至 6 小時,至清晨才吃奶。 1) 寶寶餓了的訊號   舔嘴唇 頭轉向兩邊並張嘴覓食 吸吮小手或拳頭 若太餓或會煩躁、哭鬧   2) 寶寶飽了的訊號   合上嘴巴 吸吮慢下來或不再吸吮 放開或頂出乳頭 推開乳房 轉開頭 拗起背 放鬆甚至睡著  我的寶寶比其他同齡寶寶吃得少? 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他們會按生長所需調節吃奶量,有時吃得特別多,之後幾天可能又吃得少一點,只要寶寶表現活潑,生長正常,便不用擔心,家長不需過份執著每餐要寶寶吃特定份量,不用勉強寶寶把奶吃完。 媽媽反而要留意寶寶是否吸收到「啱分量、高質量」營養,支持寶寶健康長肉! 立即了解更多高質優量萃乳營養: https://bit.ly/3kk6Fbh   如寶寶經常吸吮手指,爸爸媽咪要常清潔寶寶的手,確保手指清潔。
了解更多
洗澡及換片程序
洗澡程序 Step 1 先放冷水再加熱水,水位高度大概 5 至 8 厘米。用手肘或溫度計試水溫,以攝氏 37 至 38℃為宜。Step 2 將嬰兒沐浴露加到水中。Step 3 用沾了熟水的紗巾,依次清潔眼睛、額頭、面頰和口部。Step 4 用少許嬰兒肥皂清潔頭部,用旋轉動作由前面洗到後面,小心勿讓水和泡沫流入寶寶耳朵和眼睛,徹底清潔後用毛巾印乾頭部。Step 5 為寶寶脫衣服後, 一手托著頭和頸部, 另一手托著臀部, 然後將寶寶身體放入水中, 讓水位浸至肩膀。Step 6 清潔皺摺位, 例如頸、腋下、手肘內側、大髀、膝蓋後部摺位。Step 7 輕輕打開手仔,清潔小手掌和小手指,然後清潔小腳掌和小腳趾。Step 8 一手托著寶寶頸部,另一手托著腋下,然後翻轉身體。放在腋下的手把寶寶上半身輕輕托起,以免面部浸入水中。Step 9 翻轉寶寶後,一手托穩身體,另一手則清潔寶寶的背部及臀部。Step 10 托著寶寶頭頸,同時提起雙腳,將寶寶放在預先攤開的毛巾上,輕輕用毛巾抹乾身體,特別是皺摺位。然後穿上尿片,塗上潤膚膏,再穿衣服。
了解更多